|
对于温州很多70后、80后来说,拥有一件ESPRIT时装曾是美好的青春记忆。不过,ESPRIT日前表示将于5月31日全面关店,传闻将退出中国市场。(此前报道:全面关店!又一服饰巨头退出中国?很多温州人买过)
昨天(5月14日),记者从温州银泰百货、时代广场、开太百货等商场了解到,早在2014年3月,ESPRIT服装已在温州全面撤柜。
ESPRIT2014年撤出温州
日前,ESPRIT官网及天猫旗舰店对外宣布:“为了能够专注于将来的目标,现行ESPRIT FRIENDS会员项目将于5月31日终止。”“ESPRIT官方购物商城5月31日起将和大家告别一段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业内人士猜测ESPRIT将退出中国市场。对此,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回应称,其中国业务预计于6月30日过渡到合资经营模式,而关闭若干店铺是其中国业务过渡的一部分内容。
昨天,记者发现天猫ESPRIT官方旗舰店已下架所有商品。其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ESPRIT是否将退出中国市场,ESPRIT天猫旗舰店暂停营业是因为公司业务策略重大调整。天猫ESPRIT家居用品旗舰店客服表示,ESPRIT服装和ESPRIT家纺是分开经营的,ESPRIT家纺正常营业,一切如常。
作为快时尚品牌,ESPRIT在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曾实现年均60家门店的高速扩张。其母公司在2007—2008年实现最高市值1770亿港元,年净利润一度直逼65亿港元。对于该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温州百货商场多位人士不胜唏嘘,因为ESPRIT在温州市场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辉煌。
“最辉煌的那几年,温州消费者非常喜欢这个品牌。每当ESPRIT推出促销活动,专柜就挤满人,业绩与其他品牌相比都高出一大截。”一位温州百货业资深人士回忆说,后来,ESPRIT一直处在不断被时尚圈“后浪”超越、挤占市场的现实困境中。2014年3月,ESPRIT在温州全面撤柜。
曾是温州年轻人喜爱的轻奢品牌
ESPRIT嘉乐广场店(资料图)。
ESPRIT服装在温州经营期间,由温州嘉乐服装有限公司代理。昨天,记者联系上在温州ESPRIT服装店工作多年的王女士。据她介绍,ESPRIT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1994年进入温州。ESPRIT温州门店最早开在市区信河街邮电局对面,1997年搬到府前街,也是从那时起逐渐迎来ESPRIT服装在温州的黄金销售期,每到打折季,店里都人山人海。当时,府前街是温州市区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和ESPRIT、Lacoste、ONLY、VEROMODA等品牌的人气集聚很有关系,当时许多国内知名品牌纷纷选择府前街及附近的人民路“落户”,希望从中“沾光”。2005年,随着嘉乐广场的开业,ESPRIT也随之迁入,营业面积比原先扩大了很多。
对于ESPRIT服装要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王女士说:“惋惜,这么成熟的品牌,因为跟不上时尚的步伐被淘汰,值得这个行业的所有人反思。”
“上世纪90年代,ESPRIT是温州年轻人喜爱的轻奢品牌,有完整的员工培训考核体系,有相当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2002年在温州一家商场工作的毛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在温州,能否引进ESPRIT是商场招商含金量的体现。后来有更多品牌入驻温州,温州人也走出去看到更多更漂亮的品牌,ESPRIT被吞没也是市场规律。”
ESPRIT家纺门店正常经营
不过,虽然ESPRIT服装退出温州,ESPRIT家纺还是继续在温州实体店正常销售。
昨天,在市区谢池巷一家家纺店内,记者发现了ESPRIT家纺系列产品,包括ESPRIT四件套、毛巾、浴巾等家纺类产品。据营业员表示,该店销售这个品牌的家纺产品已多年,在温州拥有一批喜爱这个风格的老顾客。
>>>相关新闻
快时尚服装品牌迎退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消息,一些快时尚服装品牌正陷入停摆。
ESPRIT宣布将于5月31日全面关店。曾经风光一时的快时尚已经到了瓶颈期,ESPRIT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早在疫情前,Topshop、Forever 21、Newlook等品牌就已退出中国市场。在疫情的冲击下,更多时尚品牌遇冷,美国服装巨头GAP 2020年以来股价跌幅高达60%。3月中下旬,服装品牌Levi’s、优衣库、H&M、Zara在欧美地区的门店先后宣布暂时关闭。
快时尚行业严格来说是舶来品,其销售在中国的确有一些疲软,但这个疲软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包括经济环境和年轻人需求的变化。
中国的营销市场有一套独立的生态系统,和其他任何市场都不一样,这届年轻人一直在鼓吹消费降级,但便宜的快时尚却越来越难卖;国外的品牌在对网红直播、微信公众号推广这样的巨额营销费面前缺乏迅速作出决策的能力。这些都成为制约快时尚品牌发展的难题。
20多年前,雄赳赳气昂昂挺进大陆市场的ESPRIT一定不会想到,如今的自己会沦落到疯狂打折,关店卖身的窘境。分析人士认为,ESPRIT近十年来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模糊与摇摆不定导致其在Zara、优衣库等高阶零售品牌的冲击下步步衰退,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渠道结构及运营管理都暴露出非常明显的失控,此次退出无论是否受疫情影响都是必然结果。
不过,此次ESPRIT关店并非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根据此前公开信息其将与慕尚控股整合重新出发。2019年12月1日,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间接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万成资源有限公司与慕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订立一项合资协议,于2019年12月2日起生效。根据合资协议的条款,慕尚集团与万成资源已同意在中国大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目的是从事经营服装、服装配饰及合资方可能同意的其他ESPRIT业务。
资料显示,慕尚集团除核心品牌GXG外,该集团旗下还经营gxg jeans、gxg·kids、Yatlas以及2XU 等五个品牌。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认为,这是慕尚丰富自己产品线的一个环节,比起再造一个新品牌,收购一个在市场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来改造,更容易获得渠道以及市场的认可,可以把成本降至相对较低的层面。
快时尚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改头换面成为必然趋势,例如Zara从不请代言人到向流量小生低头,H&M布局三四线城市门店等。
但中国市场瞬息万变。流量明星的带货能力也可能随着人设的崩塌一夜付之一炬;引领时髦的快时尚开始下沉到三四线城市,需要适应一套新的商业逻辑,快时尚兴亡史的续篇如何写,依然是个未知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