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4763|回复: 0

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公布,朔门街五马街等这样规划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0-5-14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经修编后的《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近日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外公布。

修编后的《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分三个层次,分别是市域保护规划、中心城市保护规划、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其中,市域为温州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2784平方公里;中心城市规划区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

1589451602515_gaitubao_411x291.jpg

历史城区为重点保护区域,范围为北至瓯江,南至小南门河、花柳塘河,东至环城东路,西至九山外河,以及江心屿历史地段,总面积为430.7公顷。

历史城区保护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环、五片、十一线、二十四坊、多点”。“一环”是指环绕历史城区的“环”状山水风貌带;“五片”是指四片历史文化街区及江心屿历史地段;“十一线”是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商业轴线和景观视廊;“二十四坊”是指宋代“三十六坊”中现存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二十四坊;“多点”是指历史城区内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及优秀工业遗产。

朔门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城的水运中心,是古城功能格局“北埠”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范围21.78公顷;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是集中体现“西居”特色的主要街区,保护范围28.48公顷;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体现“中子城”和“西居”特色的主要街区,保护范围36.53公顷;五马—墨池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城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是“南市、东庙”格局的集中体现区,保护范围55.19公顷;江心屿历史地段是温州的文化地标,保护范围28.94公顷。

按照修编后的规划要求,要保持街区、地段、历史风貌带的传统高度,控制其它区域内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36米,并向街区、历史风貌带逐渐降低。区域内建筑宜体现温州地方传统建筑特点,且建筑高度应向轴线和视廊中心逐渐降低。

修编后的规划对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名城特色作了总结和概括。历史文化价值包括三方面,分别是温州山水斗城格局是中国古代堪舆学运用的典范、温州是以永嘉学派事功思想为文化基因的创业名城、温州是中国沿海城市陆海交融发展的典型代表。

名城特色包括7个方面:“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凿二十八宿井”的山水斗城空间格局;“东庙、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的古城历史功能格局;大规模真实保留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大量近代中西合璧的传统风貌建筑;以永嘉学派“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经世致用”思想为内核,活态传承的瓯越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模式;以山海格局为背景、塘河水系为主要发展脉络的城乡聚落体系;以温州古城、永昌堡、蒲壮所为代表保存完整的明代沿海抗倭卫所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1 10:24 , Processed in 0.26002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