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路上的拦路虎 ——竟是温州市塘下镇政府“强拆”威逼突袭 当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响应中央号召,逐步复工复产,温州的一处工业园区正面临强拆! 此次被强制拆除的厂房位于塘下镇前进村工业区,占地共46亩,建有厂房4-6层不等,基本为钢混结构标准厂房。今年4月7日起,政府开始断电。4月30日,一纸公告要求塘下镇前进村工业区5月15日前立即腾空。谁都不曾预料到温州小微企业走出了曾经的经济危机,化解了担保链风险,扛过了新冠疫情,也扛过了复工复产招工难、资金难、接单难,却逃不过政府强拆陷阱。 ——来龙去脉详解 整整20年!2000年从政府手中竞拍得土地,2005年建成厂房,该园区企业主一直努力渴求办理相关权证,而政府一直以土地指标紧缺为由未给予办理;2007年塘下镇政府没收建筑物、非法占用土地。让所有企业主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块拿钱从政府手里买的土地怎么就成非法占用的了? 历史遗留问题不该单方粗暴解决,现将违建的历史原因描述如下,请体谅企业主大半辈子的心血将化为废墟的焦虑和痛心,给民营企业一条生路。 前进村工业厂房坐落于温州瑞安市塘下镇前进村工业区,前身为鲍田客运中心用地,共计46亩左右,被13户企业中标所得,工业区的厂房均是混泥土结构的标准厂房,可大致分为2种类型: 1.原鲍田镇为解决前进村村民拆迁补偿款不到位导致群众上访闹事(鲍委[2000]24号),经请示瑞安市委“要求将鲍田客运中心用地改为前进村工业用地”同意(瑞规[2000]39号),经前进村委“关于政府对前进村集体用地进行征用”的土地征用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一致同意政府征用前进村草荡地(即现前进村工业区)。该地块放出公开招投标后,共11户获得该地块。其中,1户经各个部门审批通过至最后一步由于政府没有工业用地指标未能成功办理权证,从土地转让至今只瑞安明星企业雅虎公司取得5亩不动产证,其余皆未取得。 2.另外2户为1996年村里转让的宅基地,相同时间购买宅基地的其他村民都可以办理房产证,但2000年市政府将本地块的土地性质更改为工业用地,这2户一直无法办理房产证。 目前该地块的性质是村集体建设用地(工业),13个户主都是在2005年之前完成建设,用于自身经营办厂。 ——利害双方揣摩 1996年,塘下镇政府强拆民房后赔偿不到位差点引发流血事件,因政府资金紧缺便将原客运中心改为工业用地出售以解燃眉之急。然而“燃眉之急”一解,政府便做起甩手掌柜,更是一直变着法儿不给该地块土地指标,不仅说这46亩土地是非法占用,甚至要不顾企业死活强拆厂房!20年来,全镇新建厂房无数,给了数不清的土地指标,但该地块却仅一户办了证,其他没有任何背景的企业主皆未取得任何权证。如果说,1996年60户民房强拆只赔偿了村干部本人及亲戚而造成公愤和民众上访,那这些年的土地指标是否依旧只顾及了公职人员的利益方?2000年,政府解决了民房强拆历史遗留问题,是否又造就了厂房违建强拆的又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近些年大量退二进三、非标准厂房拆迁造成厂房紧缺,价格一路上涨,政府此时没收土地重建厂房确实是财政创收的好时机。此次大规模拆除标准厂房,可谓简单粗暴,没有企业安置方案、没有补偿标准、没有与企业对话,当初的土地买卖也证明只为敛财,毕竟只要不给土地指标,这地这厂房未来都还是我政府的,用公权行强盗之事,把小微企业主当韭菜收割! 一场长达20年的闹剧丢了政府的脸面,如今又要用粗暴政策收回重建小微园,回炉再造又可为政府创收,百害有一利。“利”的是政府,是重新财富分配给有权有势之人;“害”的是社会公正,是原有资源的浪费,是十几户受骗企业主和无处容身的企业,是失业的工人!如果正义得不到声张,那是否只有发生流血事件才能让政府倾听企业诉求,才能得到一次公平对话的机会?试问这样的政府,其公信力何在! ——政府作为陈述 园区企业主多次组团赴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反映情况,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至今未拿出任何合理说法,只是反复一味回复两个字“拆除”。工业区内生产企业安置何处等,政府没有任何表态。强拆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工人失业,极有可能引发极端的社会问题。 这种野蛮的工作方式完全无视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土资发〔2016〕147 号)第四条-----妥善处理各类历史遗留建设用地问题:用地行为发生在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签订征地协议并已落实,且未因征地补偿安置等问题引发纠纷、迄今被征地农民无不同意见的,按照 1998 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落实处理(处罚)措施后办理土地转用征收手续。 同时,塘下镇之前较多地方实施低效用地改革,政府只顾拆除厂房,后续土地规划发展跟不上,导致厂房拆处后土地一直闲置、晒太阳。例如,2011年塘下镇政府拆除的约46亩凤士村厂房;2013年,拆除的20亩场桥泰山后厂房;2017年,拆除的30亩前丰村厂房。上述厂房被拆迁后,由于塘下镇政府后续工作未跟上,土地荒废、垃圾成堆、杂草丛生,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地方政府违背中央多次提出的不要对“历史遗留用地问题”一刀切的意见,不考虑农村历史问题的复杂性,以拆违代替拆迁,蛮横推进,漠视农民利益,只关心政绩工程。 政府征用耕地改为工业用地,为解前进村群众上访闹事问题的燃眉之急,隐瞒没有用地指标情况公开拍卖土地,由此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人民何辜?小微企业主何辜?如今假借低效用地改革之机,实为利益重新分配,强拆前进村工业区的背后是谁在坐收渔翁之利?是谁引起民怨造成社会不公?是谁把小微企业扫地出门濒临破产?是谁不顾历史遗留问题吃相难看?是谁滥用职权倒买倒卖? 建建拆拆,拆拆建建,无视中央文件精神,无视社会资源浪费,无视群众呼声一意孤行,无视实际问题一刀切,势必丧失民意,失去政府公信力。 联系电话:15167705122、13958839692、18867756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