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车之痛’已成为我市的重要矛盾,因停车问题引发的纠纷也是屡见不鲜。”5月1日,市人大代表、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杨康乐说,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我市加大了停车场建设力度,但与市民的期待还有距离。为此,他在今年温州“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加快温州市停车场建设的建议》。
杨康乐介绍,2018年末,温州机动车保有量就达到了244.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6%,汽车保留量不断增加造成停车泊位供应不足,停车问题日益突出。
他带领团队经过社会调研发现,我市停车场供地与市民需求不匹配。停车场在建设中,存在建设与需求不符的情况,老城区、中心城区供地紧张,但人口集中,停车泊位需求量很大,而土地供给比较充裕的停车场,大多都在人口偏少、停车需求偏少的郊区,存在停车资源浪费现象。
他分析道,由于停车场建设费用高、短期投资大、经济收益回报期长、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民间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积极性不高。而依托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停车场,由于投入成本、管理费用高,所以停车收费也高,市民不愿停放,造成民间停车场“吃不饱”。
对于这些问题,他建议,希望职能部门合理制定停车场建设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道等场所配建、增建停车场,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为节约用地,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宜采用立体式或者利用地下空间建设”。
他还建议,我市可以探索建设P+R立体停车场。
“在类似S1线站点的交通枢纽周边,建设P+R立体停车场。” 杨康乐解释道,P+R停车场即换乘停车场,具有“停车+换乘”功能的停车场,一般设置在市中心外围,与公共交通枢纽衔接,收费也相对低廉。
他说,这种停车场还适用于医院等高密集、高使用量、高周转需求区域,一方面可解决节约用地,另一方面又可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既环保又有利于解决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题。
在《关于加快温州市停车场建设的建议》的最后,他写道,在政府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停车场,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政策扶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