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排真贴心!”4月20日,市政协委员、温州老年病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金霄在两会资料袋里发现了一双公筷和一只公勺,“平时吃饭我不习惯用一次性筷子和勺子,觉得不环保也不卫生。一般都会自带筷子勺子,这次我不用带了。”
拿到公筷公勺后,市政协委员、市急救中心主任甘桦也竖起了大拇指:“现在都在宣传公筷行动,作为代表、委员也要积极参与、带头践行。这次两会把公筷的实物发给代表、委员,有了实物参照和借鉴,让代表、委员可以更直接地实践并推广、宣传。”
据了解,这批公筷公勺由温州市文明办提供,供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使用,共1000多份。“希望代表委员的带头示范,可以影响更多市民来加入‘公筷行动’。”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借两会来宣传公筷,这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可见温州对公筷行动的用心和重视。”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集团办副主任徐文珍则表示。
今年,徐文珍还带来了《关于推行“公筷+分餐制”的提案》。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我市文明用餐方面光盘行动、剩食打包等已渐渐成为百姓的日常习惯。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合餐共食的用餐方式。”徐文珍说,“这种合餐共食的用餐方式带来很多危害,为传染性疾病蔓延提供渠道,而且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从而增加食源性传染病和多种胃病甚至胃癌的发生风险。”
徐文珍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前,无论是杜绝病从口入,还是倡导餐饮文明、尊重就餐同桌、保护他人健康,倡导公共餐饮行业、家庭就餐实行“公筷+分餐制”的就餐方式,已刻不容缓。
她建议:在全市开展“公筷+分餐制”就餐方式的宣传;对全市餐饮单位推行“公筷+分餐制”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和时间安排;树立“公筷+分餐制”示范点、举办分餐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将“公筷+分餐制”推广行动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将“公筷+分餐制”督查行动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结合起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评指标体系,从而推动工作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