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在中国,有相当数量的福建、浙江等地的居民逐渐走出国门,移居海外。
在这些庞大的移民群体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温州移民。他们凭借惊人的胆识和头脑,超常的努力,缔造出一个个商业传奇,甚至博得了东方犹太人的美誉。
那么,这些温州移民为何要背井离乡,远赴海外?他们是如何在海外艰难生活、扎根?他们传奇的商业故事和经验,又带给了我们什么?
1、远赴海外
自上世纪20、30年代开始,因为自然灾害,日军侵华等原因,就陆续有一批温州农民、手工业者和贫苦的知识分子赶往国外讨生活,继而留下了外出闯荡创业的传统。他们通过沿街叫卖、做苦工等方式逐渐在当地落地生根,积累起一批财富。
到80年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大江南北,中国逐步打破了封闭,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温州人开始联系家乡,送来了外面世界的消息。当时的温州工业化还远未起步,加上『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窘境还一直困扰着当地人,温饱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984年,温州的失学女孩
外面世界的美好和温州现实的困顿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不少人通过“家庭团聚”的方式偷渡到国外,开餐馆、做买卖,短短几年时间就积累了一笔钱,改善了生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这些模范和典型改善生活,成功的消息传回国内,加上早已有之的创业传统,越来越多的温州人走上了前往海外淘金的道路。这些温州人心一横,牙一咬,就背起行囊,远走海外,希望再现『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1986年,温州人民排队领取外出打工的温州人汇来的钱款
2、漂泊意大利
怀着对财富的追求,温州人的身影遍布欧洲、南北美洲。同时,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对温州移民意义非凡,那就是意大利。
自80年代开始,随着欧洲的产业升级,意大利的人口结构日趋恶化。大量人口持续的迁出,加上生育率日益降低,意大利人口总数一直呈现出负增长的情况。
换言之,意大利的劳动人口急缺。老龄化的社会结构迫使意大利必须接受外来移民,补充必要的劳动力,改善人口结构。
意大利老龄化问题严重
因此,意大利制定了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甚至多次颁布『大赦』政策,给予黑户合法身份,从而吸引外来移民,补充劳动力。
而对于如何获得合法身份,一直是这些偷渡而来的移民的心头大患。
意大利宽松的移民政策对他们来说正是瞌睡遇到了枕头,让这些群体看见了曙光。移民们也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心理预期:“黑户的问题迟早会解决,只要到了意大利,好日子就会来临了。”
由此,大量的温州移民如潮水般涌向意大利,意大利也由此成为温州移民最聚集的国家之一。
2005年,温州小朋友排队在上海意大利领事馆领取签证
对于这些中国来的移民,意大利政府总体上乐见其成,保持了宽容态度。原因不仅仅在于这些温州人补充了他们急缺的劳动人口,更在于他们的廉价、勤劳。
雇佣意大利本国劳动力,不仅要支付高额的工资,还要承担他们高额的福利保障。而这些温州移民,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薪水,他们就会辛勤工作,默默奉献。
尤其是和那些爱闹事,偷奸耍滑的非洲裔移民对比,这些温州移民更显『可爱』,吃的了苦,不闹事,简直是一头老黄牛。因此,温州人获取合法身份的申请往往会更快通过。
1991年,温州移民在意大利纺织厂工作
除了意大利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意大利的产业结构特点,也给了温州人更多的机会。
意大利企业以中小手工业企业为主,一个企业往往专精一个领域,生产一个部件,通过多个企业细密地配合,最后生产出一个完整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大量的温州人得以进入衣服、箱包等制造业。
同时因为手工业业门槛不高,这就为温州人自主创业,当老板的梦想提供了可能。
比如,在意大利的普拉托市,大量的温州人继承了发展了当地的手工业,进军服装以及皮配件生产,将当地日趋衰落的纺织行业重新搞活。紧接着又创建了新的品牌,兴建大型批发市场,将的产品销售到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可以说,所谓的『MADE IN ITALY』实质上都是由温州人制造的。
3、为什么是温州人成功?
在大致讲完海外温州人海外移民的来龙去脉后,相信仍有不少人会发出疑问:究竟是什么促助了海外温州人的成功,他们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奥秘,究竟在何处?
或许可以换一个问法,在福建,也有大量大量的福建移民奔赴海外,为什么他们并未创造出如温州人一样的商业奇景?
同样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足够的钱,何以温州人在餐饮酒店、服装等领域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做出令人惊讶的商业成就?
这种奇观让同样处在海外打拼的侨胞百思不得其解。有福建老板常常感慨自豪自己的艰辛创业史,然而一谈及温州人,他们又自叹弗如。
4、小生意,要巧做
在罗马从事服装行业的戴老板归纳温州人的商业经:“卑”和“微”。这个卑,就是谦虚;微,则是小。有的生意,太小太小,小到地位低下,别的人不屑去做,而温州人脑子里没有这些条条框框,他们就会去做。
对温州人来说,小不是问题,小生意有大学问,把小生意做大,做好,才算是有本事。
这种将小生意做好的商业理念,促使很大一部分没有本钱的温州人加入“卖散”行列。在当时的罗马,你可以看到相当多的温州小贩走街串巷,带着小箱子去卖一些体积小,方便携带,价格低廉的小玩意。
温州人在卖散
温州人并不认为做这种贱业低人一头,相反他们以『卖散』为骄傲。谈及这段往事,他们常常眉飞色舞的讲述:一个小小的手提箱里面可以装多少个打火机,卖掉以后拿到的钱又是普通工人工资的多少倍……
对卖散特有的认知可以看出温州人特有的做小生意的经商理念。正是因为经商理念的不同,温州人在创业上往往比其他人早走一步。
福州移民不是不想做生意,但相对而言,买房是他们一个长期的目标,他们为此甘心打工,慢慢地积蓄。在收入很低的餐馆,很多福州人可以一干就是好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如果有兴趣,可能会攒够了钱,再自己开一家中餐馆。
相较之下,温州人就不那么安分了,他们更倾向于辞去打工的机会,去做小生意,即使外出卖散,也相信能闯出一条路。
温州人似乎天生具有自由企业家的精神,更像一个自由浪漫的骑士,职责就是要开疆拓土,攻城略地的。
在餐馆工作的华人搬运货物
光拉的下脸做小生意还是不够的,还要用脑子,要巧干。虽然这些温州人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们灵活头脑时刻转动着,思考和分析不停,在夹缝中求生存。
有经验的卖散人,他们不爱凑热闹,也不屑于去和别人抢地盘、拼体力。
意大利卖散摊
有位年轻的温州老板当年到了意大利,他首先筹钱买车,有了车就带着货上路。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决定在哪里摆摊、卖什么商品。
有一次,他载了一车睡衣开到意大利南部的一个旅游小镇索兰多,因为那里摆地摊的虽多,但没有人卖睡衣。他抓住时机,第一晚的销售额就达到了900欧。等旁边的地摊上也开始卖睡衣时,他已经打包上路,去寻找下一个地点了。
有人看他白天不干活到处闲逛,简直是个闲汉,然而又有谁知道他花了很多功夫研究进货和摆摊的地点呢?
意大利索兰托
卖散的小贩地位低下,然而能够放下身段认真地从小生意做起,正是温州人的过人之处。通过卖散的经历,温州人学会了对大势的把握,养成了对生存空间敏锐的嗅觉,对市场精准的判断力,以及敢想敢干的魄力,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因此温州人在一众海外侨胞当众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5、花小钱,办大事
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移民一开始没有资金直接开厂创业。
由于高额的出国费用,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得先挣钱还债。比如说,一个典型的福州移民通常会先在同乡经营的餐馆打工,挣钱还债。打工让他们熟悉了餐馆的运作,有志创业者也常常以当餐馆老板为目标。从还清债务到积累足够 的资本开业,福州移民通常要在餐馆打工多年。
与此不同的是,打工多年的温州人并不多,这是因为除了与众不同的商业理念以外,还有温州人特有的获取资本的方法。
那么这些一穷二白的温州人,又是如何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迅速得到原始积累,开始创业的呢?
赊销也叫信用销售(sales on credit)
在海外贷款不易,但故乡则给温商提供了良机。一位在罗马经营贸易的企业家说,“温州是我们的银行”。这话道出了海外温商解决资本欠缺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银行,既不是简单的互助集资也不是地下钱庄,而是在国内的温州人所经营的制造业; 所借的也不是钱,而是以赊销的方式得到的产品。
赊销就是以同乡、亲戚等人脉关系作为信用保障,和厂商达成口头协议,先取货销售,最后将销售款打给厂商的一种销售方式。赊销这一模式极大的缓解了海外温州人的资金压力,让批发、销售端的从业者借别人的钱赚钱,用小钱,办大事。
有温商打比方说,如果他进一批1000万元的货,他只需现结200万余元的货款,另外四分之三的货物是以赊销得到的,在货物卖出之后再将尾款付给厂商,那他就等于得到了一笔 750 万元的贷款。
货物运到罗马后他会转手分发给各地负责批发的客户,后者又会再把这些货物转手给他们各自手下的客户。这些贸易批发商、甚至是二级、三级批发商以及个体营销者也以温州人居多,他们也经常先取货,后付款。
这样几经转手,从这笔生意中得到贷款的人数和贷款总额都成倍放大。这正如杠杆一样,只需要花相对小的钱,却能做出几十倍规模的销售额来。这真是“花小钱,办大事”。
尽管赊销存在着诸多风险,但是,据一位在意大利有十多年从事贸易经验的老板说,温州商人拖欠,赖账的比率低于 1% , 这要比一般银行所承担的风险都要小得多。
这当然是经验之谈,真实的数据现在已无从考证。从结果上看可以肯定,海外温商的诚信度、信誉度还是值得夸赞的。
如果海外温商的拖欠行为真的很多,风险极大,厂家就不会放心地赊销给温商,自然,温商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6、抱团干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经商对温州人来说都是一种探索。温州人经商是贫困所迫,他们没有雄厚的资本,靠硬拼不行,更无法按图索骥。
在海外,国外银行靠不住,政府更是鞭长莫及,弱势群体要闯出一块地盘,光靠个人是如何如何努力,是很难混出头的。
因此,温州人决定抱团干,靠着相互的扶持,竭诚的合作,让企业一步步壮大。温州商会也就应运而生,帮助温州商人统筹资源。当企业出了问题,或者是想要进一步投资,扩大规模,他们都会坐下来摆一桌酒,交流感情的同时,一边共同商讨对策,提供一定资金。
由此,温州人依靠温州话、家人亲戚、同乡等特殊的身份纽带,逐渐摸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链。当一个温州人开始干一行时,他们会带动周边人一起干,渐渐地整个行业的上下游便充满了温州人!
需要指出的是,整个行业的互帮互助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生产,从员工的薪资待遇方面也体现了浓浓的情谊。当意大利经济萧条,失业人口众多,整个行业行情不好,为大部分企业打压工人提供了可能,但是多数温州老板还是会保障下限,为老乡支付一定的工资,保障他们在异国生活。
这种机制不同于法律的明文规定,并不强制,而是出于一种道德的律令,一种朴素的道德观,无论如何,同乡有难,温州人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正是基于温州人做好小生意的商业理念,依据血缘、乡土等方面的社会联系抱团取暖,互惠互信的特质,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华侨的商业道路,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温州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