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9080|回复: 0

无人机作业,效率比人工高5倍!瑞安新兴农民的务农利器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0-3-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定点、编程、启动……随着项贤治在控制器上快速操作,眼前的无人机应声起飞,在半空中悬停了一会儿,就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开始作业。这是今天发生在瑞安市马屿镇源田家庭农场的一幕。跟父亲种粮大户项宝荣比起来,项贤治的务农之道更像在“玩”,用无人机飞一圈就能完成了十多亩地的植保打药作业,今年他还计划利用无人机直播稻种。


sUu66uuaU6uzYUiU.jpg
项宝荣是瑞安市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每年流转耕地面积都有2000多亩。为了提高种植效率,他农场库房里的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一应俱全,如今无人植保飞机也加入到农机队伍中。项贤治在前年考取了农业无人机的驾驶证,成为了一名飞手。
Y14Qlo0S14SziszI.jpg
以早稻为例,从播种到收割,至少需要打两次农药减少病虫害,“按照传统人工方式进行植保作业,有时因为喷洒不均匀还可能需要第三次打药。”项贤治说,但使用无人机,程序会按照设定的田块面积精准控制用药量,4个喷头保障没有喷药死角,因此基本不会出现喷药不均的情况。无人机使用电池供电,一次可载20升农药,一轮作业最多可以完成12亩地的喷洒,效率比人工高5倍。如果是大块连片的田块喷洒,无人机的效率将更高。而2000多亩耕地以传统方式植保,需要12个工人花一周才能完成,费时费人。无人机的优势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人工农业的短板。
Pa6rFgx16R96gHZG.jpg
无人机的编程作业还打破了农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拉长了农业作业时间。去年以来,项贤治的“个人飞行记录”已达到8000多亩,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夜晚完成的。许多害虫上午都在稻子叶片底下或者泥土里,夜晚才出来活动,因此在夜里喷药达到的效果更好。而且无人机按照编程飞行,所以即便是漆黑一片也没有关系。
OMlg2GF4r72PPlU4.jpg
今年,项贤治计划利用无人机进行稻种直播。只要把上面的喷药构件拆下来,换成碰洒稻种的套件,植保无人机就能变身播种无人机。传统的稻种直播需要农户套上胶鞋,在水田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走,把稻种播撒下去。而利用无人机直播,农户甚至不需要走进田里,按照程序设置路径直播也会比人力直播更均匀。
目前,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机动灵活越来越受到马屿周边种粮户的关注。去年,项贤治与马屿镇5位大户合伙组建了无人机植保服务公司。“7万多元的无人机,农户自己负担4万多元,其实都由中央和市级补贴。”项贤治说,完成自家田块的植保防治之后,有些大户就有余力帮助周边农户,价格很实惠,每亩10元。不少流转了10多亩的种粮户都找上门来。服务公司除了帮助农户完成植保,如今也成为了联系购买无人机和保养维修的服务站,今年初就有3位当地农户购入了新无人机。
记者从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随着农业从事人群的更新换代,关注新科技的农户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方式也日新月异。据统计,目前全市各个产粮县(市、区)都有了本地的飞防队。全市农用无人机数量已达到176台,拥有4台以上的服务组织有14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7-4 21:09 , Processed in 0.3472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