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2月18日,星期二 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丁礼仁
今天是来温州支援的第9天,天空飘着几朵淡淡的云,一眼望去,处处能够闻到春回大地的气息。马路上的车流和行人逐渐地多了起来,预示着新冠肺炎的疫情正在接近尾声。
来温州的几天里,时常能收获各种感动,但以今天的最让我印象深刻。上午的视频连线查房,一些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积极好转的变化,其中一位老太太,目前是气管插管带着呼吸机,处于轻度镇静的她,听到了我们查房交流的声音,竖起了大拇指,此时无声胜有声,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向我们表达了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许!一位从武汉来温州的中年男性患者,2周前因罹患新冠肺炎危重症从外院转入,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顺利地拔了气管插管,脱离了呼吸机,呼吸平稳,食欲和精神良好。曾一度绝望的他,在摄像头前泪流满面,对医护人员的感恩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只能道一声谢谢。今日上午一位体重达108公斤的中年男性重症患者顺利出院了,在接过医护人员递上鲜花的一刹那,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哽咽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没有你们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你们是最辛苦,也是最可爱的人!”感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骥在负责追踪随访出院的患者,考虑到在院的几个危重患者的病情仍然无明显好转,后续的治疗非常棘手。按照国内的经验,采集危重患者康复期的血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一些人大病初愈需要静养的观念根深蒂固,捐献血浆恐怕会难以接受。可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医院联系了几个患者,每个人的答复均是“你们这么精心治疗我们,让我们捐献一点血浆又怎能不配合呢?”由于目前采集血浆标准尚未统一,还需要等待2-3周后患者复诊评估后才能确定,但患者和家属们的积极响应与支持,无疑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戮力同心、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这些是最可爱的患者和家属,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帮助别人,这就是和谐医患关系的生动写照!
在收获来自病人的感动的同时,我深深地为温医大附一院同行们的勇敢、敬业和执着所折服。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身穿洁白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一群可爱的人在防护服上除了写下自己的名字以外,还会写上各种激励的话语,诸如“我是最棒的”“真的很棒”“加油”“举世无双”等。虽然我们无法看清你们的脸庞与双眼,但你们的坚毅果敢、自信与担当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流泪!由于危重患者治疗的需要,气管切开、支气管镜等有创操作日渐增多,医生和护士暴露与感染的风险随之大大地增加了,但在危险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刚刚结束援疆工作不久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彦凡主动请缨,在隔离病房第一线担任医疗组长,全面负责具体的医疗救治工作,并肩负着床边支气管镜等有创操作的重担,哪里最危险,就有他的身影。
每天上午的视频查房,医院党委书记夏景林同志和院长潘景业同志亲自参加,同感染科的李骥主任、呼吸科李玉苹主任以及重症医学科卢颖如主任,加上崔巍主任和我一起讨论,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和医院制定的诊疗流程进行。到目前为止,温医大附一院胜利地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即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门急诊患者零漏诊,同时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转化成为普通型或轻型的比例接近60%,为新冠肺炎的治疗贡献了温州经验。温医大附一院与浙大二院的历史和发展脉络不尽相同,但服务理念却高度一致,即“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这既是一种大爱,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明白温医大附一院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里迅速地崛起。感动就在你我身边,并且还在继续,期待着明后天能有更多的收获,也期盼着每一位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