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9892|回复: 1

一人一码,一校一指数温州教育系统“智控”校园复学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回帖

4

积分

嫩笋

积分
4
发表于 2020-2-1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温州市师生健康信息报送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16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在温高校师生员工的基础信息录入,其 中还包含前期已完成的约46万在外返学师生的信息, 做到了人员和信息的全覆盖,并开启了师生健康数据 一日两报的工作,形成“一师一表,一生一表”“一校一指数”的师生健康数据档案。
该平台基于大数据的运用,与省市大数据对接精准掌握返温人员的动态变化,建立“三色管理跟踪管 控”机制,确保返温师生健康复岗复学。根据14天的师生健康等数据档案确定“红、黄、绿”三色码,建立师 生“一人一码”的动态编码机制,指导师生复岗复学;利用学校的师生的总体健康数据,形成学校的健康指数,精准确定学校复学时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学校“错时、错地、错峰”“分期分批、一校一案、校地联 动”开展复学研判。学校复学后,还可以根据平台提供 的“一人一码,一校一指数”实现师生复岗复学和学校 疫情动态防控,提供动态调整机制。
据悉,该平台实现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以智管 人”,为温州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建立了“精密智控”机 制,为校园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保障。


00300592709_aa60b594.jpg

403

主题

1万

回帖

5900

积分

元老

积分
5900

荣誉勋章→原创写手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0-2-19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市政府:

      此次我们温州冠状病毒疫情危机,在《拓扑学》中,其病毒传播领域的分布特征、形式是:离散状态下“米字型”的“星状拓扑结构”演绎传播,病毒传播存在“路径依赖”特征。其中的核心传染源是武汉回来的人,二次传染的对象是这个传染源周边的亲朋好友、交谈的人。其中的“离散传染源”,又集中在乐清、瑞安、永嘉等外出经商人数比较多的县市。

      针对上述病毒传染的特征,温州市政府 疫情管理的重点、关键,在于病毒的溯源,病毒传播的控制,而不是“
单纯用静态的健康码思维管理动态的温州疫情发展。这个方面,市政府必须要重视“公共政策和公共疫情的耦合管理”。
    在《管理学》中,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问题属性,属于静态的管理办法,如国际地图各个国家用不同颜色区分(国际上采用了“五色法”)。但是,用静态的管理思维,是无法管理温州动态的疫情发展变化的,管理学中叫“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依据《管理学》理论,任何领域的动态的管理案例,涉及多元数据管理,属于“多元最优控制问题”,必须要进行“数据建模”分析,具体包括“结构模型”和“时序模型”。而健康码属于“一元管理思维”,绝对不能用“三个颜色的健康码”管理思维来管理动态的温州疫情。简单的说,温州市政府“不能用一根筷子来夹起玻璃球”。温州市政府的“健康码制度”决策者可能是文科毕业的,不懂《离散数学》《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挖掘》等理论、常识,情有可原。


    就《拓扑学》而言,任何拓扑领域的管理问题,如果脱离其演绎发展的“拓扑路径”,是没有办法管理的。温州市政府的“健康码”制度,脱离了温州冠状病毒传播的拓扑路径,却想管理好动态的疫情,在《拓扑学》方面是不可能的!

     在《公共管理学》中,就公共政策的实证分析、政策评估而言,如果我们不做好病毒的溯源、控制,而单纯用一元的、静态的“健康码思维管理动态的、多元的温州疫情发展”,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最终温州的疫情还是比较难以控制。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领导人强调了“最优政策组合”,就是这个多元最优控制的问题。大家有空看一下上述会议的《通稿》,把握好政策尺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7-4 05:06 , Processed in 0.2494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