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801|回复: 3

钟南山团队最新论文:新冠肺炎最长潜伏期可达24天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0-2-1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科学网发布消息


Mk6xXEx6H9XI36II.jpg
PlTTSSlQ9t99Qwq4.jpg


2月9日,医学类预印本杂志medRxiv在线发布了钟南山院士等多名专家联合完成的论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2019年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hSC97797E7uQ54SN.jpg



记者从论文中获悉,广东的新冠肺炎致死率为0.88%,这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相关,早期隔离、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广东省新冠肺炎死亡率的显著下降。


K3G4UUQPZ4gUP4pL.jpg




研究中26%患者无武汉接触史




研究的数据从哪里来?


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团队从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提取了1099例经实验室确认的,由2019-nCoV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患者数据。


分析发现,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分布,15岁以下者占0.9%。女性为41.9%。其中,25.2%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该研究继续证实了人传人。仅1.18%的患者与野生动物有直接接触,而31.30%的患者去过武汉,71.80%的患者与武汉的人接触过。在这1099名患者中,2.09%为医务工作者,43.95%为武汉居住者,26%的患者未去过武汉或接触过武汉回来的人。这些结果印证了此前的一些报道,如家族聚集性发病、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等,因此,不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研究发现,中位潜伏期为3.0天(范围为0至24天),低于此前预计的5.2天。这有助于指导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



感染者就诊时可能不发热







在症状方面,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腹泻(3.7%)和呕吐(5%)等消化道症状较少见。20.9%的患者在出现病毒性肺炎前或者无病毒性肺炎的前提下,仅存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值得留意的是,研究发现,感染者在就诊时仅43.8%发烧,但住院后发热比例达到87.9%。15.7%的患者发生严重肺炎。在新冠肺炎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中,不发热的患者比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和MERS冠状病毒感染者要多。论文表示,如果监测重点只关注是否发热,这类感染者可能会被漏掉。


此外,在病毒传播途径方面,研究团队发现除了飞沫和直接接触外,在62例粪便标本中,有4例(占比6.5%)对新冠肺炎病毒呈阳性反应,另有4名患者的胃肠道、唾液、尿液中检测到阳性反应。研究团队建议,在卫生措施方面,应考虑做好胃肠道分泌的污染物传播途径的防御。





吸氧是目前主要疗法



在治疗方面,分别有38.0%、6.1%、57.5%、35.8%的患者接受吸氧、机械通气、静脉用抗生素、奥司他韦治疗。在研究中,15.74%的患者为重症患者。只有重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18.6%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重症患者中应用率(44.5%)高于非重症患者(13.7%)。5例重症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79.1%),其次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37%)和休克(1%)。


根据更大样本量和中国各地数据,研究团队发现与此前报道相比,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较低,约为1.4%。根据2月6日全国发布的官方数据,全国28018例患者的病死率为2.01%。


研究团队总结,2019-nCoV通过人际传播迅速传播,中位潜伏期3天,病死率相对较低。在一些2019-nCoV感染的患者中,放射学检查结果正常,可能不发热,腹泻少见。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白血球/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X线/ CT表现)预示了不良的临床结果。


严格、及时地采取流行病学措施,对遏制疫情迅速蔓延至关重要。对于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仍需持续不断努力探索。



403

主题

1万

回帖

5900

积分

元老

积分
5900

荣誉勋章→原创写手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0-2-10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冠状病毒疫情的潜伏期天数,在统计学方面,呈现正态分布规律。其中中心值是3天左右,至于24天的随机概率,基本上远远小于0.1%。

       因此就《统计学》《概率论》而言,潜伏期天数问题,95%的置信区间概率的区间是[3,14]   ,至于24天潜伏期的小概率的事件,已经超出了《统计学》95%的置信区间,在公共管理决策过程中,基本上不予以考虑。

     就《数据、模型与决策》理论而言,全世界的公共管理决策数据,在统计学、概率论方面,主要是看95%置信区间内的数据。

     就小概率问题,打个简单的比方:哈雷彗星撞地球的风险确实存在,但是其概率几乎微乎其微(几亿分之一),在统计学中基本上不考虑,所以人类不需要上演现实版的《流浪地球》。

     当然了,温州绝对没有人会因为“哈雷彗星可能要撞地球”而被吓的要移民火星的。
     钟南山院士医学水平不错,但是《统计学》《概率论》方面造诣,没有其医学水平精湛!他应该同时告诉大家,上述冠状病毒24天的潜伏期的概率是多少,有没有超出95%的置信区间。



    温州百姓都笑了!

403

主题

1万

回帖

5900

积分

元老

积分
5900

荣誉勋章→原创写手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0-2-1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南山是医学管理专家,他发布的“24天潜伏期”新闻,作为学术研究成果没问题,但是如果应用到防疫公共管理领域,公共管理就出大麻烦了,目前的“14天隔离制度”就会让某些不懂《统计学》《概率论》的“人才”给创新成“24天隔离制度”,那就麻烦了。

     钟南山院士,他不知道:目前基层政府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组织部选拔的文科生或者考不上大学的“人才”,基本上不懂《概率论》《统计学》。

     因此我正告温州懂《统计学》、《概率论》的政府部门:千万不要把温州的“14天隔离制度”,创新为“24天隔离制度”。

    大家看一下,如果温州哪个地方把“14天隔离制度”,创新为“24天隔离制度”。就说明这个地方的区长、县长不懂《统计学》、《概率论》。

       温州百姓都笑了。

107

主题

7109

回帖

3608

积分

元老

积分
3608
发表于 2020-2-1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5b77ce827343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7-3 09:29 , Processed in 0.2664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