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薇 近日,在建设银行总行机关团委、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资产托管业务部团总支的联合组织下,来自总行机关、在京直属中心和子公司的17名爱心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走进中国残疾人协会骨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培训基地,参与了一场面向了解骨髓损伤患者的公益志愿培训体验活动。 为促进换位感受,抵达培训基地后,志愿者们的双腿均被暂时“收缴”,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培训体验全程在轮椅上进行。沿着基地的发展历程墙,在老师娓娓的讲述中,志愿者们了解到,脊髓损伤的高发期为青年期(20至29岁)和老年期(70岁以上),意外事故、暴力伤害以及重症疾病是绝大多数损伤的源头。据保守估计, 当前中国脊髓损伤人员数量至少在200万,并且每年还在以5-7万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每10分钟就有一个人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面对如此庞大且需要帮扶的群体,一个聚焦并助力脊髓损伤者的生活能力重建、职业能力重建和回归社会的培训基地就此产生。 对脊髓损伤及培训基地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志愿者们转动轮椅来到活动室进行轮椅绕障对抗和过障体验。在简单的绕障往返接力中,志愿者们基本顺利完成任务。但随后对抗升级,志愿者需要手持一杯水绕障接力,这时大家开始“花样百出”:撞上“路障”、停在原地打转、将水洒出大半……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了轮椅使用者持物前行的不易。最后,在磕磕绊绊、惊叫连连的轮椅过障体验中,志愿者们真切体验到了老师所说的“5厘米即为一堵墙”。联想到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墙”几乎无处不在,志愿者们便也愈加理解了为何中国的脊髓损伤者高达200万,但在公共场合却极少见到轮椅使用者这一普遍现象。 基地老师强调,“当前中国200万脊髓损伤者中,如我们这般(顺利回归社会)的不足10%。若是大家都能明了如何正确、科学地为脊髓损伤者提供帮助,相信这一数据可以得到明显改观。” 轮椅体验结束后,志愿者们向基地捐献了骨髓损伤者生活重建所需的耗材,传递了建行关爱,并围坐一圈交流心得体会。带着满腔的善心慧思,大家积极结合工作生活实际分享感悟,现场交流“干货”满满。其中,来自渠道与运营管理部的志愿者对我行无障碍示范网点的建设情况和无障碍服务理念行不悖、“劳动者港湾”的设立使用情况和社会反响进行了介绍;来自总行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单位的志愿者们从协会平台搭建,发掘身边的公益达人,公益志愿服务、培训和合作形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示下,新时代的建行人,正在通过善心的奉献、善举的践行,让更多服务惠及民生,让更多美好触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