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
[TD]
|
本报记者 姜巽林 张沙默
|
在“姓资姓社”仍有争议时,第一个从中央层面给予温州肯定;不仅“拍板”温州成为改革试验区,还鼓励温州“积极先干起来”……论及温州在改革开放中崛起,总是绕不开一个名字——万里。
|
昨天12时55分,这位在温州改革发展史上留下及其重要一笔的人物,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走完九十九载人生路,与世长辞。
|
消息一出各界扼腕叹息,温州人纷纷缅怀万里。网络留言,悼文,种种追忆,既感怀这段“知遇之情”,亦从中汲取力量,激励温州在深化改革的征程上继续振翅万里!
|
“改革闯将”关注改革热土
|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温州,像一艘沉浮于大海之上的小船。其破浪而出的背后,有一份来自“改革闯将”的鼎力相助。
|
比“温州模式”在媒体上公开叫响更早两年,这座浙南小城的经济发展路径引起中央关注——
|
1983年11月29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出台了令人瞩目的第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村社会资金自由流动,鼓励加入股份制合作、入股分红,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做工、经商、办企业等内容,写进了该文件。
|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被喻为“改革闯将”的万里,对温州苍南县宜山区的再生纺织业大加赞扬,称之使单一的农业生产开始变为农工商综合经营,“展现出生产力充满生机的发展前景”。他认为,宜山经验完全符合第三个“一号文件”精神,并建议“大家都应该到宜山看看”。
|
次年2月8日,温州市委发出《关于学习贯彻中央[1984]1号文件和万里同志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温州这方改革热土,因为这位“改革闯将”的关注,愈发蓬勃掀起民营经济的浪潮。
|
温籍经济学家马津龙当时在市委党校工作,关注了此事经过,时隔三十多年回忆起来,仍难掩振奋:“那时还没有‘温州模式’之说。万里作为中央领导、推动中国改革的重要人物,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温州经济发展路子,这一‘开腔’分量很重(按:这里的“开腔”似乎用“先声”合适一些),具有启示性、引导性意义,对温州此后30多年改革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拨云见日催生温州试验区
|
1985年,时任温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王运正至今仍深深记得:是年3月,万里打算赴温州考察,却因病留在上海。当时的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委派农委副主任李仁续带了一盘《温州农村商品产销基地》的录像带,火速赶往上海汇报。万里看了录像后很高兴,是年8月5日在《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上刊登了题为《温州的做法有竞争力》的专稿,指出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地区可走温州的路。
|
紧接着,1986年春天,一场不远万里的温州之行,拨云见日。
|
5天时间里,万里带着时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象走访了温州乐清、苍南、瑞安等地。在瑞安塘下,他召集了一场有中央书记处、浙江省委、温州市委、瑞安县委以及塘下区、镇、村支部书记等“七级书记”和专业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在会上,万里直夸温州个体户“能干”,让他们放手干。
|
正是有了这次温州之行,3个月后,7月4日,万里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温州模式理论讨论会建议成立“温州试验区”》一文上才会不假思索地作出批示:“王芳同志,可支持大胆试验。”王芳即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
|
是年9月底,十二届六中全会期间,万里对温州试验区问题表示同意,要温州积极先干起来。
|
“温州试验区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全国各地来温考察者络绎不绝。而对温州‘一部分富起来的人’来说,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更有劲头了。”王运正回忆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州立即对‘试验区’成立7人领导小组。我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规定》等8个文件的起草。其中很多举措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力推动了温州此后的发展。”
|
走好今后的路是最好缅怀
|
“改革闯将”这一次次肯定,不仅催生了温州试验区,更鼓励了温州人在此后继续勇往直前走好改革路。
|
原苍南县龙港镇委书记陈定模,在万里来温考察时做过汇报。“他当时对我说,中央不搞政治运动,已经把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干革命为了什么,30年如果河山依旧,面貌不改,那我们的脸上还有什么光彩,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回忆当时的场景,陈定模感叹,万里的思想很开放,话语中能感受到他对改革创新的胆量也很大。他对温州的肯定,对温州改革开放、温州模式的发扬光大有很重要作用。
|
如今,这位温州的“知音”与“伯乐”辞世远去,温州人深感叹息之余,更有“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之感。
|
“他虽离去,对温州的影响却不会远去。今年是‘温州模式’提出三十周年,温州站在再次出发的关头。要续写辉煌,就要继续发挥那种敢闯敢拼的温州人精神,发挥勇于创新的温州企业家精神。”马津龙说。
|
王运正闻悉万里辞世后,深情提笔悼念。他说,万里曾鼓励温州的干部群众敢于探索、脚踏实地走出有利于发展的路子。这在今天看来也一样,要再创“温州模式”的辉煌,就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踏实的作风。
|
“他是最早来桥头看纽扣市场的一位中央领导,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曾为温州第一批个体工商户而闻名的王碎奶说,“作为较早从商的温州人,带动下一代和更多温州人走好今后的路,用实际行动为‘温州模式’继续添彩,就是对他最好的缅怀。”(按:比万里更早、地位更高的有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
|
[/TD][/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