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74|回复: 0

转载:肖知兴的《山寨中的中国》-2009-2-28

[复制链接]

1687

主题

37

回帖

862

积分

金牌写手

积分
862

荣誉勋章→终生成就荣誉勋章→论坛贡献荣誉勋章→风雨同舟荣誉勋章→爱心大使荣誉勋章→原创写手荣誉勋章→论坛卫士荣誉勋章→魅力博客荣誉勋章→活动精英荣誉勋章→艺能先锋荣誉勋章→民情观察员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17-8-15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2008年快结束的时候,“山寨”这个涵义模糊而暧昧的词汇忽然走红。首先是山寨手机,以酷似西方品牌手机的外表和难以置信的低价走村串乡,畅销中国。然后是山寨平板电视、山寨笔记本电脑,再到山寨网络剧、山寨开心网......一时间,神州无处不“山寨”。标榜的草根精神和反叛精神背后,是中国传统的江湖文化和现代盗商文化相结合而生下的一个怪胎,以一种挑战的方式表现他们对知识产权概念的消解和对真正的原创意识的嘲讽。从2005年10月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到2008年中国企业界流行“山寨”,正是中国企业正在走过的这条艰难创新之路的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写照。
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制造业的微笑曲线,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大致而言,取决于我们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品牌营销能力的三个境界可以用“品质、品味、品格”来概括,首先是可靠的性能和质量,然后是设计和工艺,最后代表现代商业精神的永不逾越的经营伦理。然而,在中国,品牌营销却成为企业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所谓“营销创新”。翻开商业杂志,到处是千人一面的营销策划公司的广告,与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到处活跃的“点子公司”殊途同归。可惜,没有“品质、品味、品格”作为基础,无论看起来多么周全的“营销创新”,被戳破之后,品牌便一文不值。
与品牌创新能力相比,研发创新属于更基础性的能力,没有产品基础的品牌创新,是沙上筑塔,缘木求鱼,迟早要暴露言过其实甚至是名不副实的真相。但从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来看,偌大一个中国,却几乎找不到一个亮点。到处都是同质化竞争导致的一片片血海,不要说激进创新、建构创新,连渐进创新的例子都不容易找到。外向型产业因为两头(研发和营销)在外,习惯了用手而不是用脑挣钱,或许一时还转变不过来;但蹊跷的是,很多面向中国市场的内向型产业似乎也同样普遍地丧失了脚踏实地、从客户和消费者出发的思考能力。盗版变得理直气壮,原创蜕变为山寨,风气之盛,几乎要把整个中国变成山寨版的美国或者欧洲才会停下来。
某文化界策划人士曾私下对我讲,很多领域,在商言商,在中国做生意,还是不要去搞什么创新更保险一些,什么东西在国外特别受欢迎,在中国一般也会特别受欢迎。全球化的大潮之下,在大多数国人丧失自我、丧失身份、丧失自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情况下,谈得上什么自主创新?也许,这就是我们过去30年那种荒不择路的追逐式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一个沉痛代价?更进一步,这种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暂时把方向问题搁置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在面临与别人巨大的客观差距时的一种不得已?
达到任何目标,一定程度的代价总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如何使之最小化,避免不必要的代价。比照某个阶段的西方而预设的现代化目标,不顾一切代价、排除万难地推进的这种唯马首是瞻的追逐式现代化的局限性,很多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当然,我们绝对不是要走另一个极端,回到那种万物皆备于我,老祖宗什么都有,而且什么都比别人好的保守心态和防备心理。这种心态看起来非常强调以我为主,但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弱者、失败者、自我受害者的心态。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追逐的过程中停下来,仔细想一想,这些我们早就该想清楚的问题:自己到底要去哪里,目标是否需要调整一下;如何到达该目标,是否有多种途径;怎样选择一条代价最小的途径,避免走回头路;等等。
如何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绝不仅仅与技术相关,没有高尚的人格,就不可能有优秀的专家,没有贯通历史、文化和思想的广阔人文视野,我们将难于期待技术上孤军深入,一骑绝尘。自主创新也绝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问题,没有教育、科技和文化等创新支持部门的深层次改革,一方面我们强调的人文底蕴无从依托,无从传承,另一方面,企业的自主创新也将失去知识储备和战略纵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大多数企业将继续困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无可如何。道理非常简单,没有美国的研究性大学的成功,就不会有来自大洋彼岸一波又一波的新技术浪潮;没有法兰西、意大利灿烂的文艺复兴,就不会有这几个国家几乎是坐地数钱的奢侈品行业;没有日本文化、日本教育对团队精神的千锤百炼,就不会有丰田式的日本制造奇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界、企业界为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欢呼不已的时候,教育、科技和文化界依旧是铁板一块,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旧体制最难以突破的坚强堡垒。它们对企业层面创新支持的乏力,迟早将把中国企业、中国经济拖入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1-18 14:53 , Processed in 0.1785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