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 
| [TD] 
 | 
| 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 
 | 
| 加快推进“温州模式”改革创新,我认为下一步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 一是研究制定产业培育发展差异化扶持政策,完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机制,完善企业综合效益评价 
 | 
| 体系、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通过“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降耗倒逼机制, 
 | 
| 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度集聚,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 
 | 
| 二是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制约,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提升企业发展 
 | 
| 活力。 
 | 
| 三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制造发展。加快推进 
 | 
| 网络经济、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发展,加快“电商换市”步伐,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 
 | 
| 四是加快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和“三转一市”,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和小微企 
 | 
| 业成长“小巨人”扶持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 
| 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创新步伐 
 | 
| 在温州,民间商会是“温州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的业务指导单位,市工商 
 | 
| 联下一步准备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创新发展步伐,为我市改革和发展做好服务。具体地讲,就 
 | 
| 是坚持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创新发展,努力打造行业协会商会“升 
 | 
| 级版”;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温州特点、国际化特色的民间商会,更好地发挥商会协 
 | 
| 会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 
| 要摆脱家族式熟人社会的严重制约 
 | 
| “温州模式”的未来发展,首先要摆脱温州传统家族式熟人社会的政务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的 
 | 
| 治理模式,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保证社会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基 
 | 
| 于民主前提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 
| 另外,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可能在行政生态问题上,只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才能优化 
 | 
| 投资环境,让温州重新获得体制、机制的优势。 
 | 
| 重塑温州模式具有深层次的意义 
 | 
| 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温州人是市场经济的拓荒者,温州模式是中国民营经济崛起的一个象 
 | 
| 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枚硕果。温州始终是最纯粹的市场化区域,温州模式成为一个参照 
 | 
| 系,给全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最丰富的创业和成长经验,也给温州人带来了鹊起的声誉和安康的生活。 
 | 
| 近十年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信贷扶持、产业准入、资源配置、税负减免等方面呈现差异化待 
 | 
| 遇,让市场效率退化和产业转型缓慢,民营企业不仅无法长大,更因环境恶化造成批量破产倒闭, 
 | 
| 这并不是正常的优胜劣汰。因此要改变这种状态,温州模式具有市场试剂的意义,相比改革开放初 
 | 
| 期,重塑温州模式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 
| 发展“温州模式”,重在四个创新 
 | 
| 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引领温州创造新的辉煌,必须创新发展“温州模式”,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 
| 一是政府运行体制机制的创新。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打造服务型政府。 
 | 
| 二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新形势下,实体经济的振兴发展,需要在商业模式 
 | 
| 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下功夫,实现集约发展、创新发展。 
 | 
| 三是市场体系完善的创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着重在要素市场的改革上 
 | 
| 下功夫,尤其是构建城乡统一、自由流动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市场,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要素资 
 | 
| 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 
| 四是社会治理的创新。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要激活基层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 
 | 
| 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和谐社会中共享发展成果。 
 | 
| 打造“温州模式”升级版,要突出“五个字” 
 | 
| 打造“温州模式”升级版,至少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经济发展要突出“民”字,要特别突出民 
 | 
| 营经济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打造民营经济占比最高、民营企业活力最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最宽松 
 | 
| 的地方。二是体制机制要突出“活”字,要特别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打造政 
 | 
| 府职能转变最到位、市场体制机制最灵活、法治化程度最高、社会组织发育最完善的地方。三是文 
 | 
| 化发展要突出“特”字,要特别注重总结提升温州人精神,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文化 
 | 
| 认同感最强、文化产业最具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佳的地方。四是社会发展要突出“松”字,要 
 | 
| 特别注重发挥我市民资充裕的独特优势,放宽民资进入渠道,释放民间资金活力,打造民资投资渠 
 | 
| 道最宽松、民间社会活动最强的地方。五是生态文明建设要突出“严”字,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 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造生态保护红线执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最有效、自然生态环 
 | 
| 境最优美的地方。 
 | 
| 转型期的苦痛和挣扎,不能看作是“温州模式”的终结 
 | 
| 温州是中国草根市场经济的发源地,它的转型是全国可以借鉴的一面镜子。温州先于全国其他城市 
 | 
| 进入转型期,这时期的苦痛和挣扎,不能看作是“温州模式”的终结,不能认为 “温州模式”已经穷 
 | 
| 尽,因为温州一直在发展,温州模式也是动态概念。今后无论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方面,温州都需 
 | 
| 要加大力度,弥补前些年吃老本留下来的缺口。 
 | 
| 政府要带头依法行政,首先要依法治官 
 | 
| 对“温州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必上纲上线,并以此否定“温州模式”的本质意 
 | 
| 义。要直面现实,以法治手段纠正、调节和治理发展中的问题,激浊扬清,为“温州模式”的发展增 
 | 
| 添新的健康的细胞和血液。 
 | 
| 要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重中之重。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呢?依法依规办事即可。都说现在温州人需要 
 | 
| 增强法治意识、契约意识,但我认为最为迫切的是政府要带头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 
 | 
| 官。 
 | 
| “温州模式”是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式 
 | 
| “温州模式”有两个根本,一个是民营经济,还有一个是市场机制。“温州模式”是经济增长模式,它 
 | 
| 坚持以人为本,以物质利益激发创业激情,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它又是制度创新模式,以民间 
 | 
| 和基层的改革实践,冲破传统体制和制度的约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式。 
 | 
| 30多年来,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温州模式”的制度安排和温州人的“自主创业、勤劳致 
 | 
| 富、大胆创新、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未来发展温州模式的核心在于四大创新:发展动力的创新、 
 | 
| 体制机制的创新、政府治理的创新、民主政治的创新。 
 | 
| 三次经济腾飞都是改革开放的红利 
 |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经济有过三次腾飞,第一次是三十年前投资开工厂,这是一次工业化的运 
 | 
| 动;第二次是20年前投资办市场,这是一次市场化的运动;第三次是10年前投资买房,这是一场 
 | 
| 城镇化的运动。这三次经济腾飞有6个共同点:都是非公经济发力、都是集群现象、都是赚快钱、 
 | 
| 都是敢为天下先、可持续发展的时间都不长、都是改革开放的红利。改革开放的红利是最重要的特 
 | 
| 征。 
 | 
| 在未来10-20年,应该让新型工业化、新型市场化、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力、可持续发力。为此,我 
 | 
| 市应该大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一是技术改造工程,以呼应新型工业化;二是电子商务工程,以呼 
 | 
| 应新型市场化;三是城中村改造工程,以呼应新型城镇化;四是制度创新工程,以呼应新型工业 
 | 
| 化、新型市场化、新型城镇化的协同。 
 | 
| [/TD][/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