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2597|回复: 0

逾15万次点赞!温州家长的“写作业”短视频走红网络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2

积分

嫩笋

积分
2
发表于 2025-11-3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一段“家长记录儿子写作业全程,效率提升三倍”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来自温州市籀园小学的傅同学,在镜头前完成作业的效率大幅提升,原本耗时近三小时的作业,如今仅用一小时就能完成。
image.jpg

受“学习博主”启发

尝试用视频记录孩子学习过程

傅同学的母亲王女士说,孩子目前就读于温州市籀园小学四年级,平时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常出现“坐姿不稳”“单脚踩椅”“脸贴桌面”等小动作。一份10分钟可完成的口算练习,他往往要拖上1个小时,效率一直不理想。

  “我们平时心态比较平和,但陪写作业时难免会催促几句。”王女士说,受到网络“学习博主”的启发,夫妻二人决定尝试用视频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初衷是留存成长片段,为孩子留下一份有趣的童年记忆。

  拍摄之初,傅同学因性格腼腆不愿出镜。经过沟通,父母向他说明该账号将作为他的独立账号,未来如有收益也会归入他的“小金库”,孩子这才同意。

  令人惊喜的是,自第一次拍摄起,傅同学在镜头前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学习状态:小动作明显减少,专注度显著提升。“过去要写两三小时的作业,现在一小时就能完成,连阅读任务也能一并做完。”王女士欣慰地说。

  首条视频发布后,傅同学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截至目前,该视频已收获超15.4万次点赞。王女士会从评论区挑选一些网友鼓励和支持的留言,念给孩子听。听到这些温暖的留言,傅同学虽然略带羞涩,但更多的是感受到满满的开心——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也成了他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

  王女士表示,只要孩子愿意,他们会将这份独特的成长记录一直继续下去。

从“被看见”的约束

走向“要精彩”的自觉

孩子在镜头前的写作业效率为何比平时高这么多?

  温州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周奇指出,这一现象诠释了心理学中的“被观察者效应”:当个体感知到自己处于被关注状态时,会主动调整行为表现。

  在平时书写场景中,孩子置身私密领域,注意力易被周遭事物分散。由于拖延的代价仅为父母的催促,这种成本尚在可承受范围内。而镜头介入彻底改变了行为逻辑:当书写过程被置于公共视野,每个分心动作都可能成为被记录、被传播的素材。这种无形的社会评价压力,构建起比亲子监督更强有力的约束场域,促使孩子主动收敛散漫,聚焦于当下任务。

  周奇肯定该方法短期见效的同时,也发出警示:依赖外部监督虽缓解表象却未触及根源。长期实施可能导致“表演式学习”——唯有在观众注目下才愿投入,削弱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

  为促成外驱力向内生动力的转化,周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把握教育契机,帮助孩子将这种外在驱动内化为对自己负责的内在驱动,比如父母可以借此机会表扬孩子,并建议若不拍视频是否能保持该状态,从而引导孩子体验和记住专注做事带来的成就感;其次建立游戏化机制,用“半小时挑战赛”配合合理奖励,让学习过程充满探索乐趣;最后作业前引导孩子处理好如厕、进食等琐事,以营造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当孩子真正领略专注带来的精神快感,父母便见证了孩子最美好的模样——从“被看见”的约束,走向“要精彩”的自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703804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11-3 16:05 , Processed in 0.2868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