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21257|回复: 0

温州出现1例!致死率极高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5-8-3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从云南来温州瑞安务工的王师傅因40.9℃高热昏迷送医,被确诊为致死率极高的热射病。经紧急抢救,目前王师傅已脱离危险。专家提醒:夏季高温环境下,缺乏“热习服”训练的人群尤需警惕,科学适应是关键。
image.jpg
图片来源微信公共图片库,图文无关

“患者入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肝功能、肾功能等多项指标严重异常。”瑞安市人民医院ICU主治医师张文静介绍,这是典型的热射病案例——当人体产热速度远远超过散热速度,体温调节系统就会罢工、宕机,内脏就像“被放进烤箱烘烤”,短短几小时可致命。

“高温作业、通风差、脱水,都是诱发热射病的‘定时炸弹’,每年夏天都有人因此失去生命。”该院ICU主任何国鑫说,王师傅老家四季如春,他的身体长期适应凉爽气候,突然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散热机制“失灵”——汗液蒸发慢、心跳加快,热量在体内堆积,最终导致中暑甚至热射病。

如何安全适应高温?两位专家提出了科学防暑方案:医学研究表明,人体需要7~14天时间建立系统的“热习服”(身体的“抗热训练”)机制。这种生理适应表现为汗腺分泌效率提升40%~50%,心率下降15次/分钟左右,体表血管扩张能力显著增强。张文静特别指出:“就像运动员需要进行高原训练提升耐受力,普通人在高温环境下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应性锻炼。”

专家团队现场演示了科学防暑方案:初到高温环境时,先从短时间(15~30分钟)轻度活动开始,逐步增加时长和强度;每小时喝500~1000毫升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不要等口渴才喝水;避开正午12点~下午3点极端高温时刻,选择清晨或傍晚活动;出现头晕、恶心、停止出汗等危险信号时,立即停止活动并降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9-1 20:10 , Processed in 0.8671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