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75|回复: 0

自家花盆长出蘑菇,温州一男子叫来朋友一起吃,结果……

[复制链接]

555

主题

0

回帖

278

积分

老蟹

积分
278
发表于 2023-7-18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每到春夏季节野生蘑菇生长格外旺盛,是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日前一位市民以为家里的蘑菇没毒,邀请邻居一起食用,结果集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还好毒菇不是致命菇,经过治疗,目前均已痊愈。医生提醒: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不明品种野生蘑菇。

7月中旬的一天,王先生在自家天台的花盆意外发现长出了一种白色长杆、棕色大伞的蘑菇,有朋友说这蘑菇看着眼熟,肯定没有毒,于是他们又喊上了几个邻居一共4人一起享用这些“美味”的蘑菇。没想到,半小时后,他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中1人症状较轻,自行回家,其余3人被送往了温医大附一院急诊就诊。医生说,王先生他们吃的蘑菇毒性没那么强。经过积极治疗,目前3人均痊愈出院。


王先生与朋友吃的蘑菇(已煮熟,剩下的)

记者了解到,仅7月,温医大附一院就收治了4例蘑菇中毒患者。急诊科副主任赵光举介绍,蘑菇中毒已成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类急症,我国目前已知的大型真菌约有1万多种,其中有毒蘑菇520种,中毒事件多在6-9月高发,90%以上误食致死的罪魁祸首为鹅膏菌属,而这些剧毒蘑菇和无毒蘑菇外观相似,肉眼往往无法辨别是否有毒,误食可丧命。

赵光举进一步解释,蘑菇中毒临床表现多样,与摄入蘑菇种类和所含毒素相关。中毒存在潜伏期,早期可无明显不适,超过90%的蘑菇中毒首先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脱水、昏迷,电解质紊乱,休克。此外,蘑菇中毒也可造成其他器官系统的损伤。需要提醒的是,毒蘑菇中毒早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或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如怀疑误食毒蘑菇,不论是否有不适,均应及时就医。

相关链接温州地区常见的毒蘑菇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部,具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以下介绍温州地区常见的毒蘑菇。

首先是含鹅膏毒素的剧毒鹅膏菌属,所含有的鹅膏肽类毒素极具致命性,菌体冷冻、干制、以及煎炒煮炖等加工都不能消除其毒性,是浙江省乃至全国中毒死亡率最高的毒蘑菇。含有鹅膏毒素的蘑菇中毒后存在潜伏期(6-12小时),早期无明显不适,之后出现胃肠道症状(8-48小时),48-72小时可有看似康复的假愈期,最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死亡。因此凡是在食用蘑菇后超过6小时以上再出现胃肠道症状的,应高度重视,一定要及时送至医院抢救。

第二种是日本红菇,通体白色,菌盖中央常下凹,幼时边缘反卷,菌褶密而菌柄短,可造成胃肠炎型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也有出现合并消化道出血表现。

第三种是大青褶伞,为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之一,集中在6-10月份生长,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甚至是垃圾堆旁,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也是我国引起蘑菇中毒事件最常见的毒蘑菇。大青褶伞菌盖呈白色半球形、后期近平展,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变为鳞片,中毒后主要为胃肠炎型的表现,误食后2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等,对肝脏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也能造成损害。



以下是浙江省常见毒蘑菇挂图,供广大市民参考,但鉴别毒蘑菇仍需专业人士进行,自行鉴别准确率不高。

微信图片_20230718083656.png

要想真正预防毒蘑菇中毒仍是坚持“三不”原则: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1-21 09:25 , Processed in 0.15741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