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3月份,浙江省公布了今年的670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温州占了83个,无论是总数还是交通类项目,温州占比都不低。
但是具体到轨道交通,温州只有S2线一期1个项目。相比之下,杭州10个,宁波5个。
十年之前,陈德荣刚来温州的时候,就将轨道交通建设提上日程,让温州人很意外。他来温州近一年后,2011年,S1线石坦隧道试验段就动工了。
这个时间是个什么概念呢?
2011年,华东地区只有上海、南京拥有开通的地铁;我们的省会杭州,全国最强的地级市苏州,也是到了2012年才开通了1号线;宁波则是2009年启动地铁建设。
所以按照地铁4-5年的建设周期,温州启动轨道交通的时间并不迟,即使S1线到2013年才真正拿到审批,可以全线正式动工,但也只比杭州、宁波晚个几年,也还算可以接受。
更重要的是,温州当时全面铺开了轨道交通的规划,也似乎从此掀开了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潮。2012年,温州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根据要求,我市将于2012-2018年,实施S1线一期工程、S2线一期工程和S3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140.7公里,总投资约432.3亿元。
S1线一期工程线路西起甬温铁路温州南站南端潘桥街道,经温州西站,沿既有的金温铁路至温州东站,折向西南至机场,向北跨瓯江南口至灵昆岛,终至半岛二站,线路长约51.9公里,其中隧道及地下线长约14.3公里。建设期限为2012-2016年。
S2线一期工程位于温州沿海交通走廊内,北起虹桥镇,向南沿规划六环路至乐成新区,于瓯江北口过江引入S1线灵昆站,跨瓯江南口至机场,沿滨海大道南行,终至莘阳大道,线路长约68.8公里,其中隧道及地下线长约11.1公里。建设期限为2013-2017年。
S3线一期工程在莘阳大道站与S2线衔接,之后沿莘阳大道南行过飞云江,沿温瑞大道、人民西路至终点鳌江,线路长约20公里,其中山岭隧道长约2.2公里。建设期限为2014-2018年。
也就是说按原计划,本来今天的温州人,已经是坐拥三条线的人,将乐清、瑞安、平阳连接到了市区。
实际的情况是:
S1线迟到了3年建成;
S2线2015年就举行了开工仪式,一直到2019年才又一次宣布全面动工,目前新闻里的说法是2023年投用;
S3线201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今天的杭州,已经开通运营4条线,2020年还将投入6号线、16号线和杭富线;
今天的宁波,已经开通运营3条线,2020年4号线也会投入运营;
轨道交通的重要价值是基于网络效应,杭州、宁波在第一条线开通之后,每一到两年就有新的线路建成衔接,发挥了成网的放大效应。
目前温州仍只有一条S1线的孤军奋战,其主要的客流就是迎送机场和动车两个交通要塞的乘客,几乎没有通勤的价值。
到2022亚运会前夕,杭州将建成15条轨道交通;作为亚运会分会场的宁波会有5条线路;作为分会场的温州,仍然将保持1条线路。
2019年2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建设国家交通枢纽的号角,迫切希望弥补温州交通的历史欠账,包括讨论多年的甬台温高铁、温吉武铁路也再一次列入了目标。
在2020年浙江省的重点工程里,温州交通项目有34个,遗憾的是多为公路类项目,其中轨道交通项目仍然只有S2一个。
2019年11月,铁投老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S3线力争2020年全面开工,同时力争要开工的还有M1线。但是这次省里计划都看不到影子,只能说“力争”这个词用得非常好。
如果说S1启动的2011年,温州轨道交通与杭州、宁波的建设差距是在3-5年;那么十年之后的2021年,这个差距已经拉大到10-20年。
这还是在温州采用了创新性的市域铁路模式,大规模铺设线上轨道,无论拆迁量还是建设难度,都更小的情况下。
温州首创了市域铁路模式,也曾想借此发力轨道交通产业。
2014年,温州引进了中国南车的交通装备项目,基地总投资20.3亿元,占地约300亩,是瓯江口新区引进的首个超20亿元的制造业大项目。
S1线实现了“温州列车温州造”的小目标,如今S2、S3跟不上,国内其他采用市域铁路标准的地方也鲜有听闻,不知道产销情况如何。
这也本是温州发展壮大轨道交通装备的大好机会。
2020年,为应对国内外的经济复杂环境,国家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七大领域中,高铁和轨道交通、特高压、5G都是投资的重点领域,是近几年最强力的经济刺激手段。
温州的轨道交通,如果继续悠然独唱,只能再度错失政策和建设的大好时机。
一盘好棋,下慢了,也就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