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我县“幸福河湖”建设不断深入,一幅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本期《绘就“幸福河湖”新画卷》主题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进巨屿镇,看这里如何以飞云江为脉,以“幸福河湖”建设为笔,串联起生态治理、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绘就人水共兴的新图景。
地处浙江八大水系之首的飞云江畔,巨屿镇坐拥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以“水”为破题之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发展肌理。
在穹口村包龙潭,新修的护岸整齐坚固,沿溪伸展的绿道与自然相映成趣。据悉,该工程由永安古桥、水利文化馆和户外水利研学基地三部分构成,依托现存穹口水电站和电厂老宿舍,融入水情教育、水利研学与互动体验等功能,致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水利研学基地。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热衷的打卡点,也是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穹口村村干部包和和说:“工程改造之前,这里比较脏乱,都是农田,饮水都不方便。项目完工之后,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经济有所提升。老人小孩也有游玩的地方了,他们对村里的认同感和幸福感都提升了很多。”
包龙潭工程项目推进并非易事。施工依山而行,多处悬崖峭壁令大型机械难以进场,大量工序依赖人工,效率低、风险高。此外,汛期湍急的水流既威胁施工安全,也对两岸防洪堤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禹鑫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赵文斌介绍:“整个项目依山而建,通过现有的环境来进行整体提升。包龙潭在汛期时的水流很急,所以我们在这里增加了两条堰坝,缓和水势的同时也可以保护两侧的防洪堤。”
在巨屿镇,幸福河湖的建设浪潮不仅限于包龙潭,更延伸至全镇多个关键节点。在垟地边劳动公园,工人正加紧亲水平台浇筑,原有游步道也在改造之中,新步道雏形初现。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同样面临挑战:上游珊溪水库每日发电导致水位频繁波动及施工用地协调问题,一度延缓进度。
云南新佳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楼跃华介绍:“我们通过观察水库的发电规律,提前准备班组力量,在水库不发电的时候,加班加点进行施工。项目建设完成后,基础设施得到了优化,村民休闲也有了好去处。”
如果说“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是巨屿镇的“生态底色”,那以“水”为媒打造的“水经济”产业板块,就是其发展的“活力引擎”。镇内的白鹭洲水经济产业园,已成为“水制品”产业的集聚地:娃哈哈、好记忆乳业、CoCo蜜、华润怡宝等项目先后入驻。2024年,全镇水制品规上产值达2.8亿元,同比增长40.3%;这些项目不仅带动了本地就业,更拉动了农产品销售,让农户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巨屿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事夏晓杜表示,巨屿镇今年以来,通过治理提升水岸风貌,贯穿的环形步道串联起周边的景观节点,形成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亲水便民水岸景观。下一步,巨屿镇将通过招商引资,联动打造水文旅游线路,让五水共富场景在巨屿镇落地生根。
从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到产业升级带动群众增收,巨屿镇以“水”为核心的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路,随着水文旅线路的打造,未来这里将持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让“五水共富”图景在飞云江畔愈发鲜明,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