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永嘉一位84岁的陈大爷因在家中被铁钉扎伤后未及时就医,导致感染破伤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这一悲剧再次为公众敲响警钟,切勿忽视生活中常见的“小伤”。
据了解,陈大爷十余日前在家中干农活时,左小腿不慎被铁钉刺伤。当时仅少量出血,稍有疼痛,自认“无大碍”的他便自行处理伤口,未前往医院就诊。
数日后,伤口出现发红、破溃,并逐渐出现颈项僵硬、张口困难、四肢抽搐等严重症状。
图文无关,图片由AI生成
家属见情况危急,立刻将陈大爷送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经急诊医生接诊后,陈大爷被诊断为重症破伤风,因病情危重转入ICU继续治疗。
入院第三日,陈大爷病情继续加重,出现心脏骤停,最终家属放弃抢救,陈大爷不幸离世。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该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及动物粪便中,尤其易通过深部或污染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肌肉强直、痉挛,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据介绍,破伤风典型症状包括初期头痛、乏力,继而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病情进展后可因轻微刺激诱发全身抽搐,最危险的是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
破伤风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极高,即便经正规治疗,全球病死率仍高达30%–50%。
针对公众常见认知误区,医生特别作出澄清:破伤风疫苗并非终身免疫,疫苗的保护作用通常只能持续5–10年。成年人也应每隔10年加强接种一次,高风险职业者(如建筑、农耕人员)甚至建议每5年加强一次。
此外,不只有“生锈铁钉”才危险,玻璃、木刺、烧伤、动物咬伤等任何造成较深或污染伤口的情况,均可能感染。
医生还提醒道,伤口小、出血少不代表安全,深而窄的伤口更易形成缺氧环境,利于细菌繁殖。
若出现伤口,切勿使用泥土、烟灰等敷伤口,正确做法应是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后,以碘伏或酒精消毒。此外,患者超过24小时仍可接种免疫制剂。只要未出现症状,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仍具保护效果。
医生呼吁,公众应提高对破伤风的防范意识,及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发生创伤后应彻底清创并视情况就医评估。切勿因“伤小”而掉以轻心,莫让“小伤”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