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27945|回复: 0

日本屈膝了!温州全城沸腾!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5-8-15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
image.jpg
1945年8月11日《浙瓯日报》第二版

昨天,记者在温州市档案馆发现了一张《浙瓯日报》(1945年8月11日第二版),《日本已宣告屈膝》《日本屈膝了!》《欣闻敌人投降陪都狂欢 市民狂叫狂跳拍手欢呼 山城锣声炮声人潮汹涌》《疯狂了永嘉》……这张泛黄的旧报字里行间,清晰地记录了当时胜利消息传来时的狂喜,这座曾三次遭日寇入侵的城市,瞬间沸腾了。

那一晚,全城无眠

日本无条件投降不是在1945年8月15日吗?为何提前5天,温州就在庆祝抗战胜利了?据悉,1945年8月10日,日本正式向中、美、英、苏四国转达无条件投降的请求。当天傍晚,设在重庆的盟军总部收听到东京发出的英语国际广播,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愿意无条件投降。晚上7时左右,这一消息被设在重庆渝中区两路口的美国新闻处证实,美国新闻处立刻向中国方面通报了这一消息。

当晚,日本愿意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就从重庆通过无线电波传向了全国、传向了世界。

据温州档案馆馆藏报纸记载,1945年8月10日晚8时许,最早获悉日本投降消息的《浙瓯日报》职员,从花柳塘社址出发,敲锣打鼓穿行于五马街至西门的街巷中。五马街的国货公司职员得知消息后,也组织上街进行庆祝。消息很快传开,市民纷纷冲出家门,涌上街头,欢呼胜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w4.jpg

1945年8月10日《新华日报》号外

从《疯狂了永嘉》这篇报道我们可以得知,8月10日晚间,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永嘉(今温州地区)瞬间被狂喜席卷。

文中写道: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至温州时,因为是晚间,街道上依旧是照例的安静。我们为了报道这份举世欢腾的胜利消息,数分钟内,便在街头张贴快报、并组织游行队……一块方碑上大书“日本无条件投降”七字,燃放爆竹、高喊口号,整个城市便卷入狂欢状态……

五马街、朔门街等主街要道,眨眼间就被欢呼的人潮填满。人们互相呼喊、拥抱,激动的泪水混着笑容在脸上肆意流淌。不知是谁率先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便如接力般在街区此起彼伏,硝烟裹挟着震天的欢呼声,将空气烘得滚烫。商号的伙计们也顾不上生意,有的搬出锣鼓奋力敲打,铿锵的声响混着呼喊,直蹿云霄;有的干脆站在柜台前,和街上的人群一同振臂高呼“胜利了!”。

那些天,欢歌蔓延

《欣闻敌人投降陪都狂欢 市民狂叫狂跳拍手欢呼 山城锣声炮声人潮汹涌》中写到,当日本愿意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从重庆通过无线电波传向了全国、传向了世界时,整个重庆城,早已成为狂欢的海洋:市民们或振臂高呼“日本投降了!”“我们打胜了!”,声浪震耳欲聋;或相互紧拥、雀跃拍手,更有老者热泪纵横,却仍奋力拍掌,似要将八年苦难与愤懑尽数拍散。

当晚,消息传到三官殿巷的“重光”“胜利”“东南”等剧场内,正在上演的剧目当即停演,演员与观众欢呼达三小时之久,有人登台演讲,祈愿永久和平。

翌日8月11日下午4时,永嘉社会服务处(今温州大剧院址)组织本地京剧戏班金福连等艺人化装游行,每至热闹街头便即兴演唱,沿街分发“日本无条件投降告各界书”,万人空巷,气氛炽热。

值得一提的是,朔门街的叶源顺商行,那天叶家喜得大孙女,刚好门外传来街坊庆祝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捷报,鞭炮声四起,阖家欢喜若狂,主人家喜气洋洋为刚刚降生的孙女取名叶胜捷。

甚至有人因为过度兴奋而“乐极生悲”。家住厝库司前(今解放北路)的“夏日盛”丝店老板夏景山,虽体弱多病却热心国事、支持抗日。当晚,他被街头震天的声响惊醒,得知日寇将投降的消息后,狂喜奔出屋外向邻里道贺,却因旧病突发跌倒身亡。

这位夏景山(亦作夏敬亭)先生,就是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的祖父。19世纪末,温州有五家富商,号称“二盛三顺”,“夏日盛”便是其中之一。夏鼐先生的父亲夏文甫后继承家业,夏景山先生的爱国热情广为传扬,温州专署特令永嘉县政府发给其家属1万元,表以慰问。

那些天,城乡商号纷纷登出减价广告,南洋摄影室免费赠送胜利纪念照,部分医院、诊所还推出一周至一月的免费应诊服务。因全城沉浸在欢庆中,市场一度无市,物价大幅下跌。8月15日,大高桥下胜利剧场(原咏霓舞台)邀请京剧麒派老生李伯麒演出,全场沸腾,演职人员与观众举标语游行,此后三天更推出“门票买一送一”活动。

待到8月15日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后,8月16日的《浙瓯日报》第二版,全是日本投降的消息,其中《中美英苏同时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为头条。

w5.jpg

1945年8月16日《浙瓯日报》 第二版

“希望读者能通过这些文字,触摸到历史的脉搏,从档案中汲取智慧,为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温州市档案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今,温州市档案馆的这些民国报刊,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让后人得以触摸80年前那穿越时空的胜利喜悦,领会“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深刻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703804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9-17 10:52 , Processed in 1.0145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