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607|回复: 0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现状及建议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14

回帖

62

积分

嫩笋

积分
62
发表于 2021-8-1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作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绿色金融一直被寄予厚望。商业银行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一个重要市场主体,据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到2024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绿色金融成长空间巨大。本文将重点梳理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有助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助于商业银行完成自身的转型发展。
一、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现状
自2012年开始,国家以及监管机构陆续出台政策,支持和引导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作为顶层设计,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度着力于完善绿色金融发展制度框架、激励政策等,有助于整个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而基层政府、市场主体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探索则结合了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自上而下的引导支持、自下而上的探索实践,使绿色金融总体呈现出蓬勃态势。
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信贷、债券、基金等传统业务领域。从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情况看,截至2020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六大国有银行绿色信贷规模达到5.64万亿元,规模几乎是我国绿色信贷余额的一半。从绿色债券业务发展情况看,截至2020年末,我国共发行218只绿色债券,发行金额达2221.61亿元。
建设银行提出以金融的力量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新金融发展理念与绿色金融不谋而合。建行在2015年设立了绿色信贷委员会,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发展;2016年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指导意见》;2018年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2019年提出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作为最早一批国家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广东省绿色金融业务一直走在前列,花都分行是全国首批成立的绿色分行及总行级绿色金融试点分行,其在绿色金融上的探索更是形成了“花都经验”。
二、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问题分析
实践中发现,在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分支机构,被动式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常常是为满足政府机构、监管单位的监管、考核要求而做,缺乏发展主动性。在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内在动力不足。
(一)绿色金融机制建设亟待完善。绿色金融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及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目前,没有关于绿色金融的权威立法,在执法层面均引用其他相关法律条文。如企业出现经营问题容易导致权责划分不清,难以有效保障商业银行利益,直接影响其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另一因素是环境与社会信息披露问题。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基础之一是环境信息,目前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环境信息披露平台,信息分散、不易收集,除上市企业主动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外,大部分企业尚未被强制要求披露碳排放、碳足迹信息,需要银行采集、计算和评估环境信息,这将大大提高交易成本。此外,绿色金融项目具有公益性,在目前缺乏关于货币、财税等配套激励机制前提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内在动力不足。
(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亟待建立。商业银行地方分支行是落实绿色金融相关政策的执行者,而口径不一的监管、考核标准,直接增加了银行的执行难度,阻碍了绿色金融的更深层次发展。一方面,绿色金融的口径不统一。人行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发改委的《绿色债券指引》以及银保监会的《绿色信贷统计表》三份监管文件中关于绿色项目的内涵外延等划分存在差异,增加了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操作难度和执行成本;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绿色认证、评级标准,导致市场机构评级存在差异,给商业银行增加了执行难度。
(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国内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信贷领域,在债券、基金、保险等领域的创新较少,绿色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更是难觅其踪。此外,从产品类型划分来看,目前商业银行开发的绿色金融产品还主要集中在对公领域,零售类的绿色金融产品较少,在如何调动家庭、个人绿色行为上探索不足。
(四)绿色金融人才队伍亟待扩充。目前来看,多数商业银行搭建了绿色金融组织架构。以建设银行为例,成立了总行层面的绿色金融委员会,分行、二级行均成立了绿色金融发展委员会。但由于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需要大量具有环境、工程、管理等综合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而目前的情况是,没有专职开展绿色金融的部门,而是由信贷部门监管,这直接影响了绿色金融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相关法规政策。在国家层面,建议出台层次更高、覆盖面更广的专门法律政策,对涉及环境权益担保贷款企业的破产清算制度进行完善,充分保障银行债权权益。地方政府层面,尝试根据地区特色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地方政府法规,对绿色项目进行补贴、对投资者税负减免等。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激励机制,地方财政、税务部门、人行等监管单位探索根据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开展情况,调整绩效考核体系,灵活调整其存款准备金、风险资本占用计算规则等,以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同时,探索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强制企业公开其碳排放等信息,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共享、披露平台,方便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采集、使用信息。
(二)统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监管口径。如前所述,我国绿色项目划分标准存在人行、发改委、银保监会等多个版本,不同版本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建议加快绿色金融监管口径研究工作。同时,引入第三方认证评级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完善认证及评级标准,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统一性。引导独立第三方平台、环保组织、各类媒体、NGO、社会公众等参与对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的评估、认证和监督。
(三)加快绿色金融机制建设。商业银行要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业务组织架构,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以广东省为例,花都分行通过设立系统内首个绿色金融创新中心,与外部单位开展丰富多样的合作创新,以点带面推动全辖绿色金融的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入快车道,湾区绿色金融发展迎来新契机,湾区内机构应抢抓这一时机,将“花都经验”在全辖推广。
(四)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商业银行要加快在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碳交易、碳金融等领域的产品创新,丰富以家庭、个人为服务对象的零售类绿色金融产品,将家庭、个人生命周期、行为纳入绿色产品设计范畴,如绿色保险、绿色信用卡等。当个人进行绿色环保消费或者参与绿色活动时,将获得的积分记录在信用卡上,可以抵扣日后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或者兑换礼品等。
(五)培育绿色金融企业文化、培养专业人才。商业银行要加快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形成发展战略,涵养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内在自觉,培养“绿色意识”、深化“绿色理念”、建立“绿色银行”。要加快形成绿色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当中,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与此同时,要加快人才培养,组建绿色金融专(兼)职人员队伍,完善客户经理队伍培养机制,加快组建一支专业的绿色客户经理队伍。
(六)完善绿色金融考核激励政策。商业银行地方分支机构对接着来自外部监管单位、上级行的监管和考核要求。建议总行进一步落实对分支机构发展绿色信贷的倾斜政策,开放绿色通道、支持绿色信贷投放;强化考核激励政策,对绿色金融发展较好的分行,在考核、资源等政策上倾斜支持,并落实到项目、到团队、到个人,以激励促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5-18 06:57 , Processed in 0.0895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