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70|回复: 0

静心感受美

[复制链接]

339

主题

0

回帖

170

积分

正式版主

积分
170
发表于 2021-7-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而我既没学过琴棋书画,也不懂得诗词格律。或许,正因此,才会时时怅惘对于祖国文化的无知。于是,在读过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后,产生的尽是这样一种荡漾在空旷中的的迷离之情。
但在此,我不是要去总结,我学得了多少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知识。不曾读过史,却去跟别人讲史,是很愚蠢的行为。我所要说的,是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些个人的思考,并将它拿出来,与诸君一起讨论讨论。
其实,一开始选中这本书,就是看中了美这个字。并不清楚美学是什么,但对于美或多或少还是有感觉的,至少总有一种追求之感。而事实证明,宗先生谈美,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什么是美?按照宗先生的说法,“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而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和谐即为美”。的确,过于求真,必会见其恶;过于求善,又会伪其真。美能引导人调解矛盾而进入一种和谐的状态。现代社会求建设和谐社会,将美学引入每个人的生活可见是十分必要的。现代人之所以容易空虚、幸福指数低,我想,这与我们具备怎样欣赏美的能力有关。有人说,这与物质快速发展有关。不错,像二战后,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由于人们的思想没有跟上,因而产生了各类颓废现象。但是,美其实与时代无关。唐朝贞观之治时,政治经济繁荣,但文化也不落单;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所以,就像一句常说的话,世上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是我们内心的美感如此的容易被诱惑,因而总是难以坚持,也因而我们从来不曾真正意识到,社会中的那么多问题,其实就是因少了我们对美的追求。
我们现在去读著作,很少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读的,有时候一些诗赋往往成了很好的跳板。而实际上,一本书可以容纳一个地域、一个时代的各种艺术形式的美,特别是诗词。我们太过于追赶量而忽略目的。也许你说,我不搞鉴赏,读来何用,其实这正是一种美感缺失的表现。追求美,是可以欣赏得起花开,又容得下花落。不是物质文明的时代抛弃了文明的精神,而是我们已容不下欣赏美的态度。
我们常常能在完成一笔业务后,获得相应的充实感,却很难在一篇总结报告表述完后获得对自己所写的认同感;我们常常在能力提升大讲堂和培训课上,表达着我们共知的情感,但很多事实证明这种表述的背后,这种情感却不堪一击,甚至其实它一开始出发的时候就饱含了质疑。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是我们自己的不真。就像被陷在博弈的困境里,明知有一种合作的好,却总是在各种赤裸的私利下走向另外一种相反的结局。
而这时候,美就对人的情感冲动起着净化作用。
宗先生在讲到素描时说:“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内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
所以真正的美要求我们真实。在书里讲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不同,可分为五种境界。而介乎学术与宗教之间为艺术境界,追求艺术的极高境界是追求美。可能是这种美太介乎了,因而那么容易被人误解。生活中我们过于追逐外在美,而失去了解读的能力。我们脆弱的审美因而极易疲劳,在不停地换装之后,终究发现了心灵的空虚。
静下心来走进美学,才发现美其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它解读自然,解读所有人创造的财富,以宇宙的胸怀,去认识我们身边的世界。而此时,我们或许就能体会什么叫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以及怎样去感受一朵花的微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6-14 05:14 , Processed in 0.03820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