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26|回复: 0

【龙湾建行】送别袁隆平:风吹过稻田,我们会想你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0

回帖

90

积分

嫩笋

积分
90
发表于 2021-7-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子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带着他的“梦”离开了人世,享年91岁。他离开的消息瞬间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国人哀痛!世人悲恸!他的离去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是人民心中巨星的陨落……
        他是一位真正的勇者,一辈子在与“饥饿”作斗争。他曾经说:“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他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饥馑岁月,深知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此,风华正茂的青年袁隆平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艰苦的农学事业。作为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他本应该有着更丰富的职业选择,但为了让人们永远不再挨饿,为了彻底地征服“饥饿”,他放弃了安逸的前程,选择了辛劳的斗争,一场与“饥饿”的斗争。 他在实验室与稻田间无数次来回奔波,日日夜夜,这一坚守便是五十余年。从水稻的选育、试种、失败,到再选育、再播种、再研究,循环往复,永不言弃,致力于为全人类培育出产量更高、性能更好的优质品种。无数次的失败和置疑只会让他更加沉着冷静,不会因畏前途坎坷而放弃对科学和真理的探索。一次次刻苦的钻研、试验,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杂交水稻一代、二代、三代不断取得突破……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功名成就没有淹没他为人民耕耘的初心。我们印象中的袁隆平院士总是头戴遮阳的草帽,身穿黑白格子的衬衫,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他获得了多少荣誉他也总是不卑不亢地坚守在一线做着他的研究。袁隆平院士在建国70周年时,国家授予他“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其对新中国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即便是在获得最高荣誉的当天,他还坚持亲自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的试种情况。由此可见,他功名成就的背后是“耕耘者”脚踏实地的奋斗、默默无闻地探索、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是真理的追求者。“杂交优势”并不是袁隆平的一家独唱,杂交水稻也有许多科学家研究过,但大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中并未获得显著成功。袁老坚信“杂交优势”即使在自花授粉的水稻上也可以得到应用。于是他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深入探索杂交水稻的奥秘。在千万次的试验中找到了最优的杂交稻种,并研究出让优秀性能稳定遗传的方法。在实践中,他以科学的眼光,无惧他人的唱衰,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创新,依靠无数次的实践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一次次科研难关的突破,一个个亩产记录的刷新,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传统遗传学观点的束缚,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后人将继续在他的科研基础上不断前进,传递他“创新、奋斗、奉献”的科研精神。
        平时我们不大会想起他,总觉得他永远会在,在那试验田里他默默做着研究,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然而他却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会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会再回来!这一次,他真的离开我们了!但我想,往后当我们经过郁郁葱葱的稻田,清风吹过之时,我们便会想起他的名字,他留下的宝贵“财富”。再见了,袁隆平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6-1 14:52 , Processed in 0.04598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