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02|回复: 0

瓯海创新开展“文物分类整治”行动 重拳加码野外文物保护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回帖

2

积分

嫩笋

积分
2
发表于 2020-5-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历风雨而犹存的野外文物建筑,见证山河岁月,承载灿烂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它们并非“不朽”,且正面临诸多危险,亟需重视与保护。日前,中国国家文物局通报2019年度全国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的情况显示,去年中国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等影响文物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要求全国文物系统积极作为,完善长效机制。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去年10月,温州市瓯海区在原有文物保护措施的基础上,精密智控,创新开展“文物分类整治”行动,分红黄蓝三色三等级对辖区内文物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落实保护责任主体、强化监管力度、优化保护设施、完善安保队伍,基本消除了重大文物安全隐患,建立起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大力开发文物活化利用价值,推进文物融合发展。
tcAxwizsQSWb83hl.jpg

四连碓造纸作坊唐宅保护区垃圾清理后。
层层签订责任书
为文物安保戴上“紧箍咒”
瓯海辖区面积广阔,文物类型众多,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30处,其中国保1处,省保4处,分布于19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的管辖区域之内。这份丰厚的“家底”,既是地域文化的根基,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近年来,我区部分文物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消防设施不够齐备、属地职责不够明晰等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文物安全。”在瓯海区文广旅体局局长沈显武看来,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利用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推进文物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要把文物“保”起来,让文物历史形态长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既要有责无旁贷的担当,又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有共识、有行动,还要有行之有效的举措。”
自2019年11月,瓯海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瓯海区文物安全分类整治工作》开始,仅一个月内,区政府与辖区内所有镇街、不可移动文物所在的村社区、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及使用人,全部签署了文物保护责任书,保证四级责任落实到位。
根据不可移动文物的类别和安全隐患风险程度,瓯海区文物局经综合评估,按风险程度递减,给辖区内文物划分了红、黄、蓝三个等级。全区不可移动文物按类划分,初定红牌等级单位30处、黄牌等级单位94处、蓝牌等级单位306处,且属地镇街可根据实际安全督查情况进行调整。签署责任书后,相关责任人要分别确保三类对象每周、每月、每季度一次的检查频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在时限内整改到位。
“绩效考核犹如给文物保护上了一道‘紧箍咒’。”潘桥街道党工委委员陈尔飞说,区里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各镇街工作年度绩效考核,此举进一步强化了文物保护的属地主体责任,为确保全区文物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他还告诉记者,潘桥街道有红牌单位1处、黄牌单位3处、蓝牌单位28处,目前已通过组建巡护队伍落实文物巡查全覆盖;在文物点上,巡护人员现场拍照电子打卡,不仅简化了文物巡视流程,提高巡护工作效率,还节约了巡护人工成本。
去年12月以来,瓯海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上报汇总文物巡查519次,其间发现方岙宫、屿山庙、任凯杰墓等文保单位存在违建,陈傅良祠以及一些三普登录点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备等安全隐患,目前17处文物安全隐患均已整改到位,文物周边风貌也焕然一新。
VvrZHJ8okvKIvJR2.jpg
任凯杰墓修缮工程违规现场查处情况。
加强“致命风险”应对
让野外文物防患于未“燃”
火灾,是文物古建筑的“致命风险”。去年4月,法国巴黎圣母院遭遇“灭顶之灾”,让世人为之扼腕的同时也给国内文博界敲响了警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火灾诱因增加,这也导致野外文物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其中电气故障是文物火灾最大诱因。”瓯海区消防分局林海生参谋认为,从全国来看,当前文物古建筑面临的消防安全形势仍较为严峻。

排除文物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燃”,是最有力的保护举措。
去年4月28日,瓯海区文广旅体局、区文保所,曾联合消防大队进行文物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并清除了省保单位陈傅良祠消防皮管缺失,区级文保单位李大联合酒坊旧址部分电线未套管及老化破损,国保单位四连堆纸作坊横垟保护区杂物堆放等多处文保单位的各种消防隐患。紧接着,瓯海区出台的《瓯海区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十条规则》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完善消防队伍,开展防火防灾检查,严格用火、用电及危险品管理,开展消防演练的要求。
在瓯海区的郭溪街道,每个村都设有1到2名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从2019年11月起,他们便肩负起对本村木构古建筑进行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的职责。这是一个缩影,按照《规则》,瓯海区凡有民居类或木结构文物建筑的院落、村社,都按要求配置了不同人数的兼职消防巡防人员。不仅如此,瓯海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文物开放场所的纪念馆、展示馆等群体活动较多的文物古建,还都设置了微型消防站。瓯海区文物局邀请区消防部门对文保员等进行消防业务培训,建立了文物建筑专属的消防管理队伍,力求将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幸有准备,才不至于措不及防。4月1日晚7点45分,位于瓯海区仙岩街道穗丰村的刘基庙,因人为纵火发生火灾,所幸业余文保员徐建胜第一时间发现并联系了区文物部门和属地仙岩街道。瓯海区文旅体局分管局长、区文保所人员30分钟内抵达现场参与文物抢救和现场疏导工作。经消防部门及时扑救,火灾于当晚8点30分扑灭。事故发生后,属地仙岩街道立即安排力量对现场进行保护,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次日下午,公安机关根据文物附近安装的监控视频及目击群众的举报,抓获纵火嫌疑人。
mz2jXB9IZu42iuBx.jpg
黄大联合酒坊旧址电线套管。
讲好文物故事
让文物春风化雨历久弥新
让孤独而高冷的文物,发挥春风化雨的功能和价值,才是其实现历久弥新的根本之途。近年来,瓯海区积极挖掘文物内涵,讲好文物故事,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有效途径,取得不俗成效。

文物迁移活用,是近年来人们探索文物保护利用的一条智慧途径。在瓯海区南白象塘河沿岸,一座石刻艺术博物馆沿河伫立,与塘河边上的骑楼、埠头、古桥梁遗迹相生相融。这座博物馆由瓯海区政府提供土地和一定补助,鼓励民间投资建设,不仅有着收藏陈列精品石刻的功能,其本体也是由八十万块明清石砖堆砌而成,院落内矗立着多座各地迁移而来的老门台、古石桥、古井栏等文物建筑,堪称文物迁移活化利用的一大典范,不仅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打卡”,如今已成为温州对外文化展示的一扇新窗口。
文物结合教育,发挥活用价值。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在下一代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瓯海区博物馆面向青少年群体,创新推出“瓯地博物馆之夜”文化夏令营品牌活动,通过融汇博物馆内可移动文物及实地考察走访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设置新奇妙趣的文化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在全方位、零距离接触文物的过程中解读历史,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出文物的教育价值。“瓯地博物馆之夜”品牌项目自2017年至今已成功运行三年,曾入围浙江省文化旅游厅创新项目。在文旅融合新形势下,今年,瓯海区博物馆进一步释放文物红利,与温州极地海洋世界联合开发海洋历史课程,将开展“瓯地文博”海洋游学之夜。
“为了更好地解码文物,将文化的意义与核心价值传递给年轻一代,我们探索暗藏本地文物背后的前世今生,写下了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故事……”瓯海区博物馆负责人施素娇告诉记者,瓯博组织编写的电子版《博课——瓯地寻宝》系列图书即将上线,通过科学合理的编排、突出实践性和互动性,旨在“让读者了解文物背后的中国温度,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本源。让更多人主动走近文物,共同欣赏文物之美,探索文化之美,传递精神之美”。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我们在坚持文物保护工作不放松的同时,也呼吁大家对文物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才能在保护中把优秀文物的内在精神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书写社会进步与保护文物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瓯海区文广旅体局局长沈显武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5-19 23:20 , Processed in 0.0938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