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486|回复: 0

淡去的年味

[复制链接]
     

11

主题

0

回帖

6

积分

嫩笋

积分
6
发表于 2022-2-9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 作者:鲍杰
‌ 鲁迅先生在百年前写的“祝福“里,开篇就写道: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如今读来仍是回味无穷,令人感慨万千。鲁迅的文章向来都是以冷峻辛辣著称,而这篇却有着少有的温度和柔性,尤其对过年的场景的描绘好像那么熟悉相似。 写过年的文章有无数篇,但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容易勾起对过去那些岁月的回忆。
‌     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每逢过年,那都是最重要的节日,越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过年越是期盼。因为平时舍不得吃的都留着过年吃,舍不得穿的也留着过年穿。一般寻常人家只要日子还能过得去,过年饭总要凑个六盘一,既中间一个热菜,加上六个冷盘。热菜通常都是笋干扣肉,实际上就上面有几块肉,下面全是笋干垫的,冷盘虽然也有肉,鳗鲞,虾干,鱼饼之类,但也都用一些豆腐干什么的垫底。小孩子眼睛骨碌碌盯着碗里,只等大人一声令下,马上开抢。就这些如今的家常菜,当时就算是山珍海味了,只有到过年才能吃到。对于有些家庭条件困难的,那过年就是过年关了。俗话说穷人怕过年,那时的农村家庭是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的,只有靠年底把养的猪呀鸡鸭卖了,或者生产队年终有点分红,才会有点钱。平时如果有请什么师傅干活的工钱,甚至小店里打酱油买东西都是先赊欠着的,到年终都会上门来归账,这也是千百年来留下的老规矩,约定俗成大家都会遵守,否则就没人敢赊欠了。所以有的人到年底实在没钱,就只能像白毛女里的杨白劳一样,躲出去不敢回家,等过了年再悄悄回来,这也是没办法! 那年头拜年也很简单,一般都是一个纸蓬包,里面大多是红枣桂圆之类的,寓意生活红火圆满。也有送猪肉的,甲送乙,乙送丙,丙再往下送,到最后都坏了……
‌     正月初一要穿新衣,有什么新衣服平时舍不得穿的,这时候也都会拿出来穿。那时候穿一件绿色的军装是很时髦的,再配一件蓝色的劳动布裤子。我也好不容易从别人手里搞来一件半新的,正月初一穿起来在十字街头傻呼呼的站着,希望被别人羡慕点赞,现在想想特别好笑!俗话说三十夜的吃初一的嬉,那时候还没电视,连听都没听说过,广播倒是有的,但唱来唱去就是红灯记那几个样板戏,电影院里放来放去不是地雷战就是地道战还有平原游击队,都看了无数遍看腻了。不过小孩子们玩的游戏还是很多的,跳绳,跳格子,踢毽子,打纸板,叠纸飞机,玩的不亦乐乎,且都不要花钱。而我最喜欢看连环画小人书,看一本两分钱,三国水浒西游记什么都有,一看就一下午。还有就是骑自行车玩,那时候刚学会,感觉特别好玩,就像刚学会开车一样。记得那年正月初一,借亲戚的自行车出去嘚瑟,农村的石头路不平,结果摔了个大跟头,回来我妈看我把新裤子摔破了,骂了个狗血喷头。说膝盖摔破了没关系,自己会好的,裤子破了要花钱买。呵呵,别说我妈只心疼裤子,那年头都这样!别的娱乐也不少,打扑克,骨牌九,还有押三张牌……
‌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日子就好过了,过年的气氛才开始真正热烈起来。过年的程序从腊月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除旧掸新,晒酱油肉酱油鸡鳗鲞,捣糖糕炊松糕蒸箬糕,等二十过后年味就越来越浓了,空气里都飘着香气。廿四夜送镬灶佛爷上天是重头戏,主妇们早就准备好了各式供品,祈求灶神爷上天说好话,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事业成功,家中老少平安!除夕夜的分岁酒,也是相当丰盛的,不像早些年那么窘迫。那年头讲究个全字,全鸡全鸭全鱼全蹄都上桌了,冷盘也要十个,还必须用红的高脚碗,像征十全十美,红红火火!吃了分岁酒就该点岁灯关门炮了,然后坐夜等到正月初一凌晨放百子炮迎新。仪式感老强老强的!拜年也有讲究,初一拜殿门,初二拜丈人。正月里家家轮流摆新年酒,互相拜年。再也没有纸蓬包了,都是整箱的饮料或保健品礼盒。到了晚上,各种烟花爆竹焰火,连绵不断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整个夜空都被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还有滚龙灯,跑马灯,踩高跷的,大队人马,敲锣打鼓挨家挨户上门送财神。家家门口张灯结彩,早早就摆上香案,大开中门,放鞭炮点火塘。香案至少要有六样果品,香烟啤酒松糕柑桔等等,还要包一个大红包。领头的人会说一大串恭喜发财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好不热闹,就图个好彩头呗!借用宋丹丹小品里的台词,“那场面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相当壮观”。这才是过年应有的场景嘛!近些年也很少见了……
‌    如今的生活自然是一年比一年富足,但是过年的气氛却越来越淡了。人们早已丰衣足食,不愁吃穿,老有所养低有所保。大鱼大肉都吃腻了,龙虾鲍鱼也平常,个个都得了恐高症(三高)。娱乐生活更是应有尽有,想干嘛干嘛,手机里的游戏更丰富,大家都捧个手机自得其乐,可是这样过年的气氛就全没了。尤其今年,为了防疫,取消了所有的公众活动,连鞭炮都禁止了。天公也不作美,连日阴雨绵绵,路上连行人都寥寥无几,空气沉闷的透不过气来。也好,走亲访友也免了,省却了不少喝酒应酬虚伪的客套。甚至连微信拜年都懒的打字,只发一个表情包了事。怕的是再过些年,等我们的孙辈连过年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了。呜呼!……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4-25 19:42 , Processed in 0.049179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