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市市管道路一体化维养项目(瓯海大道、东瓯大桥)的政府采购,向来花样频出,此番操作更是令人瞠目(见图)。
该项目绝非普通工程——它既是保障区域交通通行安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核心民生工程,更是圆满完成园博会环境保障、展现温州城市形象的关键支撑。其作业范围横跨三区11个街道,地域广、路况杂,一头连着动车站,一头通着飞机场。不仅需投入洗扫车、养护车等各类专业机械,更要配齐足额人员实现全路段无缝服务,车辆停放、人员住宿、垃圾收集等配套保障的要求之高、实施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根据温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发布的预算审核意见,该项目本次合同期满后,新服务周期仅定为2026年2月1日至9月30日,短短8个月。如此短期的服务采购,又恰逢春节、园博会两大重要节点,却仍执意采用公开招标确定服务商,其合理性令人质疑:
1. 公开招标需承担场地租赁、流程组织、专家评审等一系列成本,对于仅8个月的短期项目而言,招标成本占比过高(8个月内还要组织下一周期的招标),这既违背财政资金高效使用原则,也与财政部门降本增效的要求背道而驰;
2. 道路维养行业中,人员安全生产责任险多按年度投保,机械购置、维护及折旧也需匹配长期作业周期,短期合作将大幅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最终难免导致服务质量缩水;
3. 短期项目对拥有专业设备和团队的优质企业缺乏吸引力,难以形成充分市场竞争,易造成服务资源浪费,直接影响园博会保障成效与日常维养质量。
更令人费解的是,2026年2月恰逢新春佳节,作为采购方的温州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负责人,难道真的不食人间烟火?赶在新年更换承包单位,是否考虑过项目跨区域广、作业流程复杂的特性?新单位临时接手,不仅难以保障春节期间道路环境卫生整洁,更可能因服务衔接不畅、保障力度不足,影响两个月后园博会的形象展示,给园博会筹备埋下隐患。
如此短的服务期限公开招标不如续签订合同,为何执意将服务期定为8个月?这其中是否夹杂着不可告人的权力寻租目的,暗藏意向中标人?要知道,哪个企业敢在如此短的期限内,投入几十辆环卫专用车辆及配套停放场地?又有哪个单位能在短期内,协调好11个街道的垃圾收集场所?仅就费用而言,采购金额别说覆盖日常作业开支,恐怕连购置机械设备和车辆都远远不够,却还要拆分两个标段。更值得注意的是,温州市执法局局长同时担任园博会副总指挥,如此折腾,就不怕玩砸了?
无独有偶,瓯海大道的市政、园林养护项目,竟重拾多年前腐败招标的“混蛋套路”——将沥青搅拌、市政道路维修、绿化养护混为一谈,全然无视政府采购与市场公平原则(见图)。要知道,沥青搅拌需环保资质许可,市政维护需市政施工资质,而绿化养护的资质要求早已取消,将三类不同资质要求的业务捆绑招标,难道是为某家联合体“量体裁衣”?巧合的是,该项目同期招标,服务期却定为两年。同样是温州市执法局主导的采购,服务期限为何如此随意?
作为城市管理者,理应对新年负责、对园博会负责、对市场负责、对企业负责,更要对温州这座城市负责。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绝非这般滥用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