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9078|回复: 0

全城闻名的青灯市集又进争议旋涡!谁的问题?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回帖

3

积分

嫩笋

积分
3
发表于 2025-11-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日前,青灯市集又一次在塘河畔举办。

青灯市集

作为一场高知名度的市集活动,青灯市集一直话题不断。但是今年,青灯市集却伴随着一些较大的争议。

日前,网络上有人称,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方面铲除了塘河沿岸一处公园绿地,在此建新馆。

这处公园绿地位于榕庭湾(瓯海印象南府)以东、塘河西岸,与现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珐琅彩艺术博物馆隔河对望。

w4.jpg

新馆工地与榕庭湾

这并非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首次拓展。前两年,同样在塘河西岸,原先万象公馆东侧的公园绿地,就新建了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西馆。

如今,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似乎又一次进行扩建。

w5.jpg

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

当然,榕庭湾以东的新建建筑,到底是否用于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尚未得到相关部门证实,仅为网传消息。

不过,榕庭湾以东的公园绿地被铲除了一部分,正在新建建筑,已成事实。

w6.jpg

工地现场

原先完全的公园绿地中被破坏,新建一座建筑,周边一些居民便对此提出异议。

至于榕庭湾南面新建的牌坊,则与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无关。

w7.jpg

榕庭湾南面新建的牌坊

02



早在2014年,瓯海区制定了《温瑞塘河(瓯海大道-南白象)沿河民办博物馆建设方案》,计划沿塘河建设7座民办博物馆。

w8.jpg

新闻报道

其中,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珐琅彩艺术博物馆,是最早落地的两座民办博物馆。

这些民办博物馆,由政府提供30年土地使用权及相关补助,其余由申请人自行建设、管理。

w9.jpg

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

近年,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连续举办青灯市集,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成为这一段塘河上的一道固定节庆,带火了这批民办博物馆。

尽管青灯市集存在物价过高、新意不足、客流下降等争议,但总体来讲还是为温州文旅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w10.jpg

青灯市集

对于南湖板块来讲,这里的对外标签不再仅限于万象城,而是因青灯市集而增添了一分人文氛围,让更多市民来到这里,亲身体验水乡特色与文化魅力。

当青灯市集、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不断做大,便有了拓展场馆的需求,包括前些年新建的西馆,以及如今正在建设的新馆(是否归青灯有待证实)。

w11.jpg

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

待这座新馆建成,加上现有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及西馆、珐琅彩艺术博物馆,再加上霞坊路以南的园艺术馆、博山美术馆、东经纸文化艺术馆,塘河沿岸7座民办博物馆的计划将完成。

03


既然7座民办博物馆的计划早已制定,为什么如今还会引起如此之大的争议?

据2022年修编的《温州市茶白片区南湖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这7座民办博物馆所在地块,均为公园绿地,并未体现民办博物馆。

w12.jpg

南湖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红圈处为民办博物馆)

当然,这7座民办博物馆并非完全占用所在地块,而是建设在公园内部,周围仍是公园绿地。

也就是说,2014年制定的《温瑞塘河(瓯海大道-南白象)沿河民办博物馆建设方案》,并未体现在区域规划之中,即便后来修编时也没体现这一点。

其中,塘河东岸的民办博物馆旁,现为民营医院、临时周转房等,沿线业主单位及居民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w13.jpg

塘河东岸的民间博物馆

而塘河西岸的万象公馆、榕庭湾,分别于2017年、2019年开盘,购房者从相关规划、实际建设中,对塘河沿线的认知是公园绿地,未必知晓今后将建设民办博物馆。

新盘开盘、公园绿地在前,民办博物馆建设在后,从而周边业主难以接受这样的变化,对此提出异议。

除了公园绿地面积减少,新建建筑还可能遮挡部分低楼层业主的塘河景观视野。

w14.jpg

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西馆与万象公馆

截至当前,我们暂未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网站上,搜到这座新馆的规划修改、建设工程等公示。

04



建设民间博物馆,对于传承温州民间文化,必定大有益处。

将其设在塘河畔,也有利于传统文化与自然风光融合,更好地展示温州江南水乡特色。

w15.jpg

塘河两岸

但是,这些民办博物馆没有在规划中体现,整体建设周期过长,尤其是先建设公园绿地,再改造一部分为民办博物馆,对部分购房者在决策时造成了影响,从而造成如今的争议。

而这样的争议,不仅仅发生在塘河南湖段,此前在塘河梧田段也曾出现过。

前几年,因梧田老街的开街,商业资源外溢,有关部门在塘河西岸、南塘府东侧的公园绿地中,建设了几座商业建筑,部分南塘府业主也曾对此提出异议。

因此,今后这些项目的谋划,应体现在城市规划修编之中,并尽可能一次性实施,避免土地用途反复变更,减少对现有事物推倒重来,从而杜绝争议。

w16.jpg

南塘府与沿河商业建筑

至于今后,倘若这些民办博物馆及青灯市集继续做大,应尽量减少对公共绿地的占用了,完全可利用周边一些可拆迁、改造的地块。

比如,瓯越大道以西、万象城以南两宗地块,现为移动公司、村委会大楼、废弃厂房等,不仅建筑缺乏美观,且功能都与周边商业、文化功能不相符。

w17.jpg

w18.jpg

w19.jpg

万象城以南地块现状(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按照规划,这两宗地块均为商业用地,但一直未实施。此前有几届青灯市集,也曾利用该地块的废弃厂房、空地等,举办一些展示、活动。

那么,建议拆除这两宗地块现有老旧建筑,围绕河道两岸建设一座带有水乡特色的街区式商业。

这样的街区式商业,既能引进万象城外溢商业资源,也能用于青灯等民间博物馆的拓展、活动等,减少活动期间对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的占用,并设置地下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若能在此实现商业与文化的跨界融合,这里将从单一商业网点拓展为商圈,并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吸引更多年轻人、消费者参观、了解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文旅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703804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11-3 16:06 , Processed in 0.2482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