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妈,我找了你23年啊!”近日,龙湾区公安分局状元派出所的接待室里,江西丰城的胡女士紧紧抱住一位面带茫然却眼含热泪的阿姨,哭声里满是二十余载的思念与牵挂。
一场持续23年的寻亲:
从杳无音讯到意外转机
时间拨回2002年,当时胡女士才12岁,她的母亲何阿姨像往常一样外出后,便彻底没了音讯。
“那天爸爸妈妈吵了一架,她赌气出门,再也没回来。”胡女士回忆,起初家人以为何阿姨只是走亲戚,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后来,全家人发动亲朋好友到处寻找,奈何当时条件所限,有价值的线索极少,家人经过多方寻找却始终杳无音讯,从此胡女士踏上漫长又艰难的寻亲之路。
“妈妈在哪?她过得好不好?”是胡女士及家人23年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她们曾通过寻人广告、外出寻找等多种形式寻找母亲,但始终没有回音……
而这份坚持,终于有了回应——一通来自龙湾公安的电话,让胡女士沉寂多年的希望重新燃起。
故事的另一端,要从2025年8月说起。龙湾区公安分局状元派出所社区民警戴其式在日常走访时,注意到辖区内一名暂住的何阿姨有些特殊:她话不多,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既说不出自己的全名,也无法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身份证。
一张纸条的突破:
两地警方联动锁定亲人
“你跟她沟通也能沟通,她自称在温州打零工讨生活,在我们辖区也以每个月几百元的价格租了个房间。但是,当你问她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这些信息,她就一句话也不说。”戴其式回忆,他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并尝试通过公安系统核查身份,可反复比对后,始终没有匹配的信息。考虑到何阿姨的处境,他想帮她办理入住救助站的手续,却因“无身份信息”被婉拒。
接下来的日子,戴其式经常关注何阿姨的近况,并和房东沟通帮忙多照拂她。
一个多月后,转机出现了,何阿姨跟邻居发生纠纷,闻讯赶来的戴其式帮忙调解,机缘巧合下,她在何阿姨家里发现了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江西丰城”“女儿”等字眼,还有两个生日日期。
“丰城是江西的地名,说不定这就是阿姨的家乡。”戴其式立刻联系江西丰城警方,可新的难题又来了:当地派出所反馈,纸条上关联的户口早已因“失踪多年”被注销,家属也已迁走,线索再次中断。
“不能让这唯一的希望没了。”戴其式重新梳理信息,多次与丰城警方联系,详细描述何阿姨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惯,甚至反复核对纸条上的模糊号码。经过两地警方多轮数据比对、走访排查,终于找到何阿姨女儿胡女士的联系方式。
一次跨越300公里的重逢:
从“户口难题”到圆满句号
“您好,我是龙湾状元派出所民警,请问您的母亲是不是叫何某云?”当胡女士接到戴其式的电话时,瞬间激动得语无伦次。
民警称,他们怀疑胡女士的母亲就在龙湾,需要胡女士帮忙核实一些信息。得到消息后,胡女士立即添加了民警的微信核实信息。
近日,胡女士带着亲友,连夜驱车300多公里从江西丰城赶到龙湾。在派出所见到何阿姨的那一刻,胡女士再也忍不住,冲上去紧紧抱住母亲。胡女士说,父亲已经离世,她自己也已成家还有两个孩子,这次与丈夫一起来接母亲,希望能让60岁的母亲早点回归正常的生活。
团圆的喜悦中,新的问题却随之而来:何阿姨的户口已注销多年,根据规定,恢复户口需要现住地房东出具居住证明。可房东起初顾虑重重:“她住这儿这么久,我也不知道她的情况,万一出点事,我担不起责任。”
为帮何阿姨解决户口难题,戴其式多次上门找房东沟通。“阿姨失散23年才和家人团聚,恢复户口是她回家的第一步,您放心,后续有任何需要派出所协调的,我们都会跟进。”戴其式的热心最终打动了房东,对方主动配合开具了居住证明。
如今,何阿姨的户口恢复手续正在办理中,胡女士也早已把母亲接回江西老家,每天陪着母亲聊天、散步,一点点帮她找回记忆。胡女士还委托好友,将一面写有“排忧解难 寻回至亲”的锦旗送到状元派出所,交到戴其式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