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6988|回复: 0

温州一高档住宅楼内有人开办“员工食堂”被举报!每天人来人往,却拿他没办法?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5-10-2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有家住京都市府路壹号的业主向《科林维权热线》投诉,自从邻居将住宅改造成了小型公司“食堂”后,他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两年来,饱受油烟、卫生、安全等诸多问题困扰。尽管已多次向相关部门投诉,问题却始终未能彻底解决,该“食堂”每天照常“开张”。

投诉业主 :我是京都市府路壹号小区的居民,纯住宅的小区,但是在我住宅楼里面有一户租户,他开设了公司的食堂。每天的中午跟晚上都有几十名的外来人员进入小区来吃饭,这个事情已经从22年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陆续向街道、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消防都有投诉过,都是过来看,看了之后就是整改。这个食堂一直都没有被取缔,还在照常营业。今年9月底的时候(再次)投诉到行政执法,跟我说两个月之后才能给我反馈。
image.jpg
   
     两年来的投诉,等到的结果仅仅是整改,“食堂”照开不误。该投诉业主想不明白,为何纯住宅楼内会有员工食堂的存在?这种改造是否合法合规?她希望有关部门给她个说法,“食堂”可以彻底关闭。
投诉业主:对我们的小区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现在每到饭点,我们楼道电梯里面全都是很重的油烟味,它排风设备肯定是有问题的;外来人员频繁进出一直占用电梯,我们居民的出行也很不方便;原来小区的卫生情况还比较好,因为我们是绿城物业的,但是这家食堂进入之后,小区楼道里就出现老鼠,甚至通过管道进到了我家里,整个的卫生环境就变得很差。我希望他们能够把食堂取缔掉,能够把这个单元恢复到它原来住宅的用途。

     为了更全面了解事实情况,接到投诉后《科林维权热线》第一时间与南汇街道、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南汇中队、市生态环境执法队鹿城大队,绿城物业等多单位联系。

     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南汇中队队员回复,该起投诉不在其职权管辖范围。
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南汇中队:我们管的是楼下那种餐饮店,我们去现场看一下,每栋楼不是有排烟管的吗?接进去了没关系的。不是我们职能,要问一下环保局。

image.jpg

市生态环境执法队鹿城大队-机动执法韩副队长表示,近期他未接到该起投诉,但是两年前他曾介入过且现场勘察过,未存在明显违规,也并未存在经营行为,执法无依据,邻里纠纷建议协商处理。

市生态环境执法队鹿城大队-机动执法韩副队长:我们去看了以后不是属于那种是大型的员工食堂,几个员工搞起来吃,其实跟我们住家厨房差不多的,只不过人数稍微多了几个人。按照我们环保这边的要求,油烟设施都是有的。我们当时也跟执法物业对接了,没有出现这种乱排油烟,也都是经过处理的。正式员工食堂,又说不上去的,你说是住家,他比住家的排放又大一点,乱排也不存在,油烟废水这些也都是配套的进行一个处理。(经营性是指)对外进行销售,然后它有产生盈利的,我有赚钱的,属于经营性。(食堂)又不是对外的。处理最好的办法,让物业然后做一下沟通,调解一下,调解不了就跟房东讲不要租给他。调解不了的话,如果影响到他某一个方面,造成身体方面生活上面造成影响了,真不行的话,你就去走民事诉讼这个程序是吧。

     南汇街道万源社区叶书记也表示,经调查,租客并未违规操作。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社区十分关注,正在积极协调中。

南汇街道万源社区叶书记:执法跟市监都已经上门去处理过了,因为他(租客)也没什么违规的,也只不过是偶尔烧几桌菜吃一下,对普通的人家要来的油盐多一点。说按正儿八经的那些食堂来说,他也够不上,现在也就是动员他就是另外选址(找地址的路上)包括我们社区、物业、业委会我都挺重视的,我们也在做各方的努力。

     10月22日中午,绿城物业反馈,目前“食堂”经营规模已缩减,租客已经在寻找新的场地。

绿城物业工作人员:房子他都还没租到,油烟的异味找到那个原因了,现在油烟味已经处理掉了。违规的改造,其他政府相关部门看过,他们都没有给他违规的处理单,应该是没问题的。环保局也查过了,行政执法也查过了,社区跟街道这边也帮忙协调这个事情,吃饭的人现在没这么多的,基本都是打包到他们公司自己那边去吃。

科林观点

科林工作室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起案例也可以说是我们生活当中容易被忽视而又无奈的常态,也是管理盲区,折射出城市治理中一个日益凸显的挑战。从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延伸出更多思考,比如,住宅楼里设直播带货仓库,私人健身工作室等等这些快速发展催生的新业态、新生活方式,经常会超越现有法规制度的预设边界,挤压和影响到业主的居住生活空间。这些现象是城市发展中旧管理模式与新问题碰撞的缩影,暴露出制度设计的预见不足和滞后,陷入想执法却“无法可依”的困境。不过,美好生活总是在不断地碰撞和摩擦中逐步向前,大家需要多一点时间和耐心,在找到更好的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之前,我认为需要通过社区公约、物业条例、业主协商等基层民主形式,在刚性法律与柔性自治间找到平衡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703804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10-24 03:31 , Processed in 0.2601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