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省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省纪委办公厅对4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具体如下:
1.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未经报备开展检查事项。2025年,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对11个设区市2024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延伸抽查部分县(市、区),并发文表扬综合表现突出市县。该检查事项未经报备,违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督查检查考核未经报备不得开展”要求。
2.宁波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违规开展专项工作考核。2024年,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在综合考核外设置并实施对11个涉农乡镇(街道)专项工作考核,2025年1月公布考核结果。上述情形增加基层迎考负担,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县及以下单位的所有考核事项合并开展”要求不符。
3.温州市龙湾区、丽水市青田县等一些政务服务场所或设施利用率不高,造成闲置浪费。温州市龙湾区在一些街道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但站内设置的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业务未实质性开展,现部分公共法律服务站处于关停状态。丽水市青田县为乡镇(街道)配置政务服务自助机,投用至今办件量少,有的近一年无办件。这些政务服务场所或设施未按实际需求设置,造成闲置浪费,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不相符。
4.舟山市普陀区部分机关单位违规借调工作人员。截至2025年6月,舟山市普陀区发展改革局、教育局分别借调国有企业职工3人、学校幼儿园教师2人从事机关日常工作。以上干部借调均未经组织部门备案,违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关于规范借调干部要求。
以上典型问题反映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突出,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还存在差距,有的未严格执行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和备案管理制度,在计划外开展检查事项、在综合考核之外开展对县及以下单位的专项工作考核;有的脱离实际需求设置政务服务场所设施,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有的清理规范借调干部不到位,未经审批备案借调干部职工。
各地各单位要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