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三文鱼
“擅自”划扣监管账户资金,温州银行惹争议。
近日,有市民在“民呼我为”平台上询问“中国县级第一高楼”国鸿中心地标项目的建设进展,永嘉县三江街道办事处回复称:超高层监管账户因房地产开发贷款问题,被温州银行擅自划走3亿元,同时因开发商欠施工方工程款,导致项目停滞。
公开信息显示,永嘉县三江街道办事处,又称作“永嘉三江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辖街道,是永嘉县政府直辖单位,其互联网联系方式为“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旨在提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意见建议。
一家银行被政府部门“爆料”,“擅自划走3亿元”监管账户资金,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它意味着银行的相关操作既没有获得授权,也没有法律依据,纯粹是单方面行为。
不过,目前,温州银行并未就上述事宜作出公开回应。
01
据相关报道,2019年9月26日,温州瑞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国鸿新瑞)以总价20亿元竞得位于温州永嘉县三江商务区的B09、B11地块,楼面价4266元/平方米,溢价率25.06%。
其中,根据出让协议,B09-04地块内至少须建设一幢总高度大于350米,结构高度小于320米,塔顶造型部分不超过结构高度15%的标志性建筑。且标志性建筑工程形象进度须整体达到20层以上。
之后,该地块项目被命名为温州国鸿中心(备案名,国鸿财富中心),目标高度为356米,共73层,预计将于2025年底封顶,2027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但是,据“民呼我为”此前的官方回复:温州银行把监管账户的3亿元划走了,用来抵开发商贷款。开发商房子卖不动,资金断链,欠了施工队工程款,陕建二建只能撤场。
公开信息显示,温州国鸿中心的开发商为永嘉鸿凯文化有限公司。据天眼查,永嘉鸿凯文化有限公司为温州瑞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而温州瑞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股东为浙江国鸿新瑞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新瑞”),三家公司的三家公司的老板皆为同一人。
那么,国鸿新瑞又是如何欠了温州银行贷款的呢?
据几年前相关报道,温州银行作为牵头行和主融资行,曾为国鸿中心项目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支持,包括组建银团贷款等。
而据天眼查,国鸿中心项目开发商国鸿新瑞,其子公司温州瑞升置业有限公司与温州银行有业务往来。其中,温州瑞升置业有限公司将旗下子公司泰顺瑞城置业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给温州银行,股权出质数额为1000,登记日期为2022年7月,当下该股出质仍处于“有效”状态。
不过,泰顺瑞城置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规模并不大,注册资本只有1000万,天眼查显示,这家公司员工人数为0,疑似为空壳公司。
02
作为一家城商行,温州银行曾与房地产“绑定”得相当紧密。据财报,2020年末,温州银行的十大股东中很大一部分均是与房地产业务强相关的企业,包括名城建投、温州城投、新湖中宝、新明集团、远扬控股等。
而截至2024年末,温州银行主要股东中几乎看不到房地产企业了,只有温州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温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涉及地产开发、租赁业务。
而从客户集中度来看,据2024年财报,截至2024年末,温州银行前十名贷款和垫款的单一客户,房地产占比极高,前十大客户中有6家是房地产企业,还有3家是做商业地产租赁的企业,相当于9家企业与房地产业务相关。
仅从贷款行业投放来看,截至2024年末,温州银行在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贷款和垫款余额占比都明显高于房地产业,但房地产企业却占据单一贷款和垫款客户主力位置,只能说明,温州银行投放给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单笔数额较大,只要“踩雷“,就是大案。
当下,温州银行也在密集向房地产企业追债。据相关报道,近日,因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未能按时偿还6.57亿元债务,温州银行申请执行拍卖上海世茂关联企业名下的108套别墅、18处房产作为抵债物。
在2024年年报中,温州银行表示正“全力推进不良贷款控新降旧工作”,加强房地产风险管控。截至20244年末,温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5.74亿元,不良率0.87%,控制得还可以。
但是,温州银行的业绩不容乐观。2024年温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2.67亿元,净利润19.20亿元,其中净利润增速已从2023年的90.2%下降至2024年的9.97%。截至2024年末,温州银行总资产5053.78亿元,而其新增资产规模不足2023年的6%。
如何提高地产业务质量,或关乎温州银行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