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43087|回复: 0

从1到270,温州人走遍天下的神秘力量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5-8-2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敢闯、敢拼是温州人身上的鲜明标签。每到一个地方,善于抱团的温州人,热衷在当地建立温商组织,拓展温商网络。

8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温商代表近千人,齐聚云南昆明,探讨商会建设、温商发展。30年前,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合法登记的异地民间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称其为“真正的民间商会”。
image.jpg
记者 刘琨 摄

如今,温州人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成立了270家异地温州商会。数字突破的背后是温州商帮走向全国、连接世界的跨越,也见证了温州人的发展传奇。

从1到270,温州商会组织如何发展壮大?商会背后蕴藏着怎么样的温州人密码?三十而立之后,温商的品牌如何越叫越响亮?

从0到1

乡音里的共情

“我从郑州赶过来”“我从深圳过来”“我老家是平阳的”……28日,全国各地温商齐聚昆明,说话间带着浓浓的乡音。餐桌上,除了云南特色的菌菇,还摆上家乡的特色美食——永嘉麦饼、苍南梭子蟹等。“这些都是商会特地安排从家乡运过来的。”昆明温州总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30多年前,我们人生地不熟,来到云南做生意,一听到家乡话,就感觉特别亲切。是这种乡音乡情,让我们聚在一起。”回忆刚来云南打拼的场景,温商施绍溪感慨良多。“1987年来昆明,刚开始做产品推销,现在做商用厨房设备,商会的平台非常好。”他说。

改革开放初期,走南闯北的温州人,找老乡不仅是叙乡情,也是解难题。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云南经商创业的温州人有十万之多,仅昆明就有两三万人,但大多是个体户,零零散散,没有多大的凝聚力,在当地也没有多少话语权,碰到困难时,权益得不到保障,他们渴望有个为他们撑腰的组织。

image.jpg

但是,当时的社团登记条例不鼓励成立异地商会和同乡会性质的民间社团。筹备组成员一次次上门,却一次次碰钉子。但温州人没有放弃,他们反复向当地政府阐明:十万在滇温商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税收,成立商会只是为了更好地自我管理和经营。

之后,温州市领导和经济协作办工作人员专门赴昆明沟通协调,台前幕后齐发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据介绍,当时通信条件有限,筹备人员在温州、昆明两地来回地跑,跑了四五趟。

1995年8月28日,“昆明市温州总商会”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合法登记的异地民间商会。在滇温商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家”。“从此往后,大家碰到什么问题,都找商会协调,商会成员也不断壮大。”

不管走到哪里,割舍不断是乡情。不管是30年前,还是交通、信息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乡音里的共鸣,让温州人抱团聚在一起。

从1到270

搭建合作平台

昆明温州总商会的成功创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这一创新之举,打出了“温州商会”的品牌,也为全国温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温州商会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从西南边陲到东北黑土地,从沿海开放城市到内陆腹地,温州商会的旗帜插遍了神州大地。

1996年9月,异地温州商会又有创新之举:西安温州商会成立首个异地温州商会党支部(现为西安温州商会党委),开启了党建引领商会建设的发展之路。

数据不断翻新:温州商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到2010年,已有187家异地温州商会;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激增至237家;截至目前,在外温商已在地级市以上城市成立了共270家温州商会。
image.jpg
温商网络触达的地方,就有市场和商机。商会里,不仅有乡音,更有市场信息和商机的交流。“我这边有一个好的产品,你熟悉西南市场,我们能不能联手做点事情。”会场外,来自各地的温商不时交流合作机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温商聚在一起聊生意,很容易碰撞出火花。为此,有的商会还成立了建筑装饰委员会、女性委员会等垂直化平台,商会建设也更加精细化。

温州人到哪里,商会就触达哪里,市场就到哪里。即使在青藏高原,也有温商在高低压电器、建筑建材、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创业,在极端环境中演绎着商业传奇。温商陈祖品在西北大漠打造的“新龙门客栈”,成为一房难求的网红目的地。也有的商会联手抱团拿项目、开发市场。比如,嘉兴温州商会,在嘉兴黄金地段建设商会大厦。

借助各地商会,搭建合作平台。活动当天,昆明总商会南亚创新发展联盟启动,发布《温商昆明宣言》。“搭建商会合作平台,发挥昆明面向南亚市场的桥头堡作用。”昆明温州总商会会长王国新说。

温州人还将温商网络延伸到海外。比如,90后温州青年丁瑞雁跟随父亲脚步来到马达加斯加,如今已是马达加斯加浙江商会会长。他们斥资在当地购入土地,筹备自建商业楼宇,在非洲续写温商传奇。

商会成为在外温州人的“娘家人”,商会成了温商闯市场的纽带,商会成了温商开展项目合作、资源整合的平台。这也是商会组织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源泉。

三十而立

共生共荣向未来

“无论你是在高原还是在沙漠,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温州商会就是我们的一个家,是我们永远的一个落脚点,也是再次出发的一个加油站。”不少温商感慨,有商会的地方,就能凝聚温商的力量。

商会为温商撑起一片天,温商也用自己的方式反馈商会建设。如今,很多商会都成立各种慈善基金会,商会会长捐赠几百万用于商会建设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温州人走出去闯荡世界,也从未忘记回家的路。温州人与温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
image.jpg
苏巧将 摄

2015年3月5日,苏州市“温商回归”投资委员会挂牌成立,成为全国异地温州商会中首个专注于温商回归的投资委员会。

2015年5月11日,温州市全国温州商会总会成立,由此形成了“1+31+X”的商会网络格局,“1”是指温州市全国温州商会总会;“31”是指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组建省级温州商会;“X”是指各省域所属的地市级温州商会。总会成为温州市委、市政府联络温商、服务温商的总枢纽、主阵地。

2018年12月,天津市温州商会率先响应倡议,把商会年会搬到家乡来,开全国在外温州商会“年会回归”先河。此后,深圳、海南、山东、金华、宁波、湖北、吉林等温州商会年会回归活动相继在温州开展。

当前,温州市通过年会回温、党建回温、团建回温、专家回温等多元活动,鼓励全球温商乘飞机多回家乡,既增强凝聚力,又直接带动航空客流增长。今年以来,温州商会又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助力温商归航行动。

昆明温州总商会成立30周年活动当天,温州还面向参会温商开展温州投资专场推介。“家乡的变化发展很大,家乡政府非常重视温商回归工作,欢迎大家回乡投资兴业,投身新质生产力发展。”温州市投资促进局负责人介绍。

如今,世界温州人家园高高屹立在温州CBD,成为温商回归的物理象征和精神地标。漳州温州商会总部大楼、温州矿业总部大楼……闯世界的温商,又把总部基地放在温州,回到家乡投资兴业。据介绍,2024年,温州全市集中签约项目542个,总投资3491亿元,这其中温商回归贡献度将近八成。

温州商会走过30年的历程,在商会规范化建设、商会党建等方面也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对于商会来说,30年正青春,瞄准“百年商会”的目标,温州人将把温州商会的品牌持续擦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9-3 05:28 , Processed in 0.6508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