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下午,距离东海“小开渔”鸣笛启航已过去一天,记者先后走访上陡门农贸市场与梧田新农贸市场发现,海鲜市场正逐步迎来开渔后的首批“鲜货”。鲳鱼凭借充足的供应量和亲民的价格成为当日“明星”,而备受期待的梭子蟹却因渔船尚未大量回岸,市场上多为存货或养殖产品,鲜货登场还需再等两日。
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上陡门农贸市场入口处的海鲜摊,冰台里的鱼鲜泛着光泽。陈老板的摊位前,小黄鱼被分成两堆,价格也有45元/斤与55元/斤的区别。“个头差一两,价格差10块。”他拿起一条巴掌大的小黄鱼说,这是今早到的货,比伏休期便宜了近20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码放整齐的银鲳,巴掌大小的鱼身银白透亮。“今年鲳鱼收成好,65块一斤,去年这个时候没货,有货也得80到90块。”陈老板用手指敲着鱼鳃,“你看这鲜红度,刚上岸的才这样。”
除了小黄鱼和银鲳,摊位上还摆着子梅鱼、东星斑、水鱼和鮸鱼这几种首批鲜货。
与鱼类摊位的品类繁多不同,卖蟹的摊位略显单薄。仅剩的十几只梭子蟹趴在水中,螯足无力地耷拉着,或是缺胳膊断腿。摊主林师傅无奈地摇摇头:“这些是前几天的存货,不是新捕的。”他解释,多数渔船还在海上作业,最快明天才有少量梭子蟹回港,“鲜货一到,这些存货就得降价处理。”
下午4时,梧田新农贸市场的海鲜区人声更旺,十几个摊位前都有顾客驻足。中心位置的夏记水产摊前,3—4两重的银鲳堆成小山,价格在50—55元/斤。摊主夏先生忙着装袋,“今天卖的最好的就是银鲳,都是今天新上岸的。”
他指着旁边的鮸鱼和水鱼说:“鮸鱼30一斤,水鱼20一斤,下午这两样也走得快,两种鱼红烧都很好吃。”摊位上的子梅鱼和小黄鱼也颇受欢迎,子梅鱼个头较大,小黄鱼价格则在40—50元/斤,比上陡门略低,但是大小略有不同。
市场东侧的一家摊位前,几只个头饱满的梭子蟹吸引了记者注意。“这些是养殖的,120块一斤。”摊主坦言,目前还没接到野生鲜货,“小开渔捕的梭子蟹要后天才能到,到时候价格估计80—90元一斤,比养殖的新鲜还便宜。”正在挑选的市民王先生让摊主帮忙打开蟹壳,看了梭子蟹不算瘦,于是买了两只,他说:“先买点养殖的尝尝,等野生的来了再多买些。”
不少摊主表示,刚开渔海鲜价格肯定较高,如果接受不了价格或许可以等上一周再去市场购买;过两天大渔船们捕捞满仓后才会陆续回岸,实在是想着那一口新鲜梭子蟹的市民们还需忍耐两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