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传统龙舟是温州群众参与度最广,最受群众关注的传统习俗,但鹿城瓯海龙湾最近几年,温州真正的传统龙舟实际上已经消失了,这几年端午节期间出现在河面上的龙舟都不是真正的温州传统龙舟,是被温州传统龙舟文化爱好者称作“四不像”的龙舟,这种龙舟模仿了广东龙舟的梭形特征,两头尖,两头不翘,而温州传统龙舟两头宽,两头翘,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特征区别。
温州传统龙舟已经被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目前温州的现状,没有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在破坏。这种破坏,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官方行政部门制定的政策也在火上浇油。2021年温州龙舟协会制定了一个所谓《温州传统龙舟团体标准》,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检测,检测“合格”,才发放龙舟牌照,才能上水,否则不能上水。
《温州传统龙舟团体标准》,里面规定的尺寸,完全不是温州真正的传统龙舟尺寸,从外形特征上也完全不是,这个可以去温州龙舟博物馆看看展馆里的实物传统龙舟,那个是传统的,而按团体标准做出来的龙舟,完全不符合传统的样式,这完全不符合非遗保护的原则:原真性原则。非遗保护的原真性原则要求非遗工艺要原汁原味得传承,而现在做的“传统龙舟”违反了这个原则。
行政部门出台这样的伪劣《团体标准》,还依据这个标准让市场监管部门去强制检测传统龙舟是否有资格获得上水资格的“牌照”,已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保护工作要求的原真性原则,也违反了市场监管的法规规定,因为国家要求不能把《团体标准》作为强制标准去要求生产和销售,《团体标准》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强制。退一万步说,《温州传统龙舟团体标准》,从头到尾漏洞百出,是彻头彻尾的假冒伪劣标准,从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有问题。
希望政府立即下架《温州传统龙舟团体标准》,让文体部门好好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让市场监管部门好好学习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