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聚焦温州瑞安禁毒成果,点赞瑞安警方成功破获一起跨省“上头电子烟”大案。在公安部公布的典型禁毒案例中,这起案件以其复杂程度与打击成效引发广泛关注,涉案的514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案件的开端源于一条线索。前期,瑞安警方获悉辖区存在一个由贵州籍人员组成的小团伙,疑似从事吸毒活动。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发现所有查获的“上头电子烟”均指向同一卖家——30多岁的乐某。
“乐某十分谨慎,只卖给自己熟悉的人。”瑞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介绍。为获取关键证据,禁毒民警乔装打扮与乐某接触,成功拿到一支“上头电子烟”。经鉴定,该电子烟中含有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是白色粉末状,具有麻醉镇静作用,不法分子把它勾兑成电子烟的烟油,伪装成普通的电子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吸食了依托咪酯,会出现头晕无力、口齿不清、手抖等类似喝醉酒的症状,过量会神志不清、昏迷、窒息,甚至会死亡。”禁毒民警介绍,长期滥用会出现偏执、焦虑、恐慌、易激怒,具有强烈的暴力倾向,极容易引发自伤自残,交通肇事肇祸等事件。依托咪酯已被列为国家管制精神药品,任何滥用行为均属吸毒。
锁定乐某后,警方判断其仅是贩毒链条中的“马仔”。通过对乐某出租屋及车辆信息深挖,两名关键人物进入警方视野:车辆登记人蔡某和出租屋承租人张某。两人身为自由职业者,非广东籍却频繁往返广东,且日常消费出手阔绰,种种异常行为引发警方高度警觉。然而,蔡某、张某具备极强的反侦察能力,交易时使用虚拟货币结算,网络活动均采用虚拟身份,给警方取证带来不小的挑战。
面对困境,瑞安警方依托大数据技术与侦查员丰富经验,展开长达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最终,以蔡某、张某为首,乐某为马仔的6人核心贩毒团伙浮出水面。
警方进一步查明,该贩毒网络分工明确:乐某负责跑腿送货;张某对接买家促成交易;蔡某则联系上家保障货源;古某与杨某充当中间介绍人牵线搭桥;杨某某协助加工调制依托咪酯烟弹。一个横跨多地的“上头电子烟”贩毒网络架构清晰呈现。
最终,在多地警方紧密配合下,瑞安警方对这起跨省的毒品案件进行收网行动,从核心成员到下线吸食人员,514名涉嫌贩卖、吸食毒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被一举抓获,同时缴获一批依托咪酯粉末及勾兑的烟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