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39|回复: 0

疾控发布:7月健康风险提示

[复制链接]

1

主题

112

回帖

57

积分

嫩笋

积分
57
发表于 2025-7-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7月适逢大小暑节气,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偶有午后雷阵雨,同时台风活动进入盛期,为蚊虫孳生、病菌繁殖提供了合适的环境,需要警惕虫媒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暑假来临,外出游玩时也需对中暑与溺水事故加以防范。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本月重点关注以下风险点。

01

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7月是蚊虫孳生和活动的高峰期,蚊虫叮咬不仅仅会导致皮肤红肿瘙痒,还需警惕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如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登革热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皮疹、白细胞减少、出血等,潜伏期为1-14天,多为5-9天,暑期旅游增多,需警惕蚊媒传染病输入,传播风险增加。

图源:AI生成

健康提示

1

做好防蚊、灭蚊措施。着宽松浅色的长袖长裤,在身体裸露部位和衣服上喷驱蚊产品,避免在蚊子出没高峰时段(早晨、傍晚)在凉亭、树荫等阴凉处逗留。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使用蚊香(液)、电蚊拍、灭蚊气雾剂等产品对蚊虫进行驱赶和杀灭。清除室内外积水容器,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垃圾,消灭蚊虫孳生地。

2

前往登革热、疟疾流行地区时,做好自身防护。可在前往流行地区前配备药物和防蚊物资,若返回本地后出现发热,及时就诊并说明流行地区旅居史,积极配合治疗。

02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摄食含有致病微生物或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所引起的疾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夏季对凉拌菜、生腌、冰镇瓜果等生食摄入增加,高温高湿环境下,病菌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是食源性疾病高发的季节,此外误食野生菌和野生植物导致的食物中毒也时有发生。

w4.jpg

图源:版权图库

健康提示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徒手抓取食物。

2

前往正规商家处采买新鲜食物。购买时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内容,不食用超过保质期、包装异常的食品,在购买熟食、凉拌菜、蛋糕等易变质食物时,避免前往储存条件不佳的摊贩处购买。

3

生熟食物加工和储存要分开。加工食物前后的厨具、餐具都要及时洗净消毒,不用流动的水冲洗生肉,处理生食后要注意洗手,生食放入冰箱储存时要与熟食分开存放。

4

食物要彻底熟透,不食用变质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让食物熟透,熟食与易变质的食物适量购买,并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储存在冰箱中的食物不宜放置过久,应尽快食用,剩饭剩菜再次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5

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和野生植物。

6

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时,及早就医。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03

中暑

7月为中暑高发月份,户外工作者、老人小孩及慢性病患者容易中暑,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口渴多汗、面色潮红、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大量出汗或无汗、皮肤发热或湿冷、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症状。

w5.jpg

图源:AI生成

健康提示

1

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室外工作,减少室外活动,做好防晒降温的措施。尽量避免在中午和下午的时间段在室外工作活动,避免长时间太阳暴晒,外出时配备遮阳帽、遮阳伞、并做好涂抹防晒霜等防晒措施,尽量行走在阴凉处,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2

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无论是否口渴,都养成多次饮水的习惯,饮用凉白开、盐水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水温不宜过热或者过冰。

3

高温天气注意多休息,照管好体弱者。在工作活动时,在通风阴凉有降温设施的地方休息,照管好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体弱者,多休息,及时补充水分。

4

外出时准备防暑降温的药品,出现中暑症状时,及时进行降温补水。若情况不能自行缓解,及早就医。

04

其他注意事项

暑假期间,学生、儿童戏水游泳增多,溺水事故多发。同时台风雷雨频率增加,应注意强对流天气。

图源:AI生成

健康提示

1

预防溺水,家长务必做到有效看护。外出游泳要有家长、老师带领,不要让儿童独自或结伴前往水库、池塘、河流等危险水域。前往正规、有救生员的场所游泳。

2

在水域进行活动时,做好自身防护。不前往陌生水域游泳,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在进行划船、漂流等活动前,正确穿戴救生衣。

3

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急救技能。发现溺水者时,立即拨打电话呼救(120/110),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施救,优先使用如竹竿、绳子、救生圈等工具,不盲目下水施救。对于溺水者,清除其口鼻异物,尽量倒出呼吸道内积水,对呼吸心跳微弱的溺水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关注天气预报。在恶劣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在户外,尽快进入建筑物内躲避,远离高地、孤立树木、金属物体、广告牌等危险场所。

5

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提前了解防台知识,储备物资。做好防洪准备,洪涝后及时清除积水淤泥,清理死鼠尸体,喷洒杀虫剂、消毒剂等,做好防蚊防蝇、消毒等工作。

刊载此文是出于健康科普的目的,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7-1 23:37 , Processed in 0.4613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