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63|回复: 0

出名了!全国都知道温州有个“幸福班”!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4-12-25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那么,育人又该育什么样的人?

“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让瑞安五中幸福班班主任孙有新像邂逅了知音般。“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吗?”他说,享受“幸福”的人生是人的终极目标,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将来的幸福奠基,也要努力使学生在求学时期能享受到幸福。

今年是瑞安五中幸福班成立20周年。20年来,“幸福班”成果丰硕,“幸福”班训深入人心,成为很多学生心中的为人处事的原则。“幸福五行”文化成为了教育传统,在一届届学生中流传,影响力日益增强。幸福班的事迹被学习强国、教育部新闻办公众号、中国教育报等全国60多家媒体报道,“幸福班”多次被评为温州市、瑞安市先进班集体。

一个小小的班级,为何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20年来,“幸福班”为每一位学生庆生

“刚过完十八周岁的生日,这是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生日。回想起以前的生日,我忽然很想很想小新老师,很想很想那个由54个人组成的班级。”毕业生黄文静在上大学后分外怀念在“幸福班”的点滴。跟黄文静同宿舍的同学说她自己从小到大没过过生日。听她这么说,黄文静忽然觉得高中的那段日子真的很幸福。“当我的生日有人惦记时,当我的生日有人送礼物时,当我的生日有53个人为我唱生日歌时,当我的生日收到一封由高三班主任连夜写的生日贺信时,那时候我的内心不再只有激动,而是感激。”她说,“我们一生追求的是幸福,而那个时候我的幸福不是自己追求的,而是可爱的小新老师和可爱的班级给予的。”
微信图片_20241223202752.jpg
生日庆祝活动是“幸福班”践行班训的重要载体,被孙有新命名为“幸福工程”。其实,早在“幸福班”成立之前,在1999年“幸福工程”就开始实行了,一直传承至今。“幸福班”坚持为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庆祝生日。作为班主任,孙有新会记住每一位学生的生日,并在学生生日当天的早上,第一时间出现在教室里,向寿星送上生日祝福。当天晚上,班级还要为寿星举行生日庆祝仪式。

“一场生日庆祝活动,能给学生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能让学生感动,自己再苦、再累也非常值得。”孙有新说。

w4.jpg

不仅如此,孙有新经常在课余时间,来到教室、学生寝室,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经常找学生谈心,坚持每个学期找每一位学生至少谈一次心;坚持全员家访,足迹遍布瑞安全市……

“让学生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们感觉到在“幸福班”过得很幸福。

20年来,“幸福班”让家长感到幸福

“幸福班”不满足于学生们只会体验和感受幸福,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幸福、传递幸福。这种教育和引导,让“幸福班”的学生选择了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作为切入点,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他(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w5.jpg

“从头到尾做完这张测试卷,我觉得很心酸,身为子女,竟然不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可是他们却清楚地记得我喜欢吃什么,讨厌吃什么。此时此刻,我才意识到父母一直在给予我关爱,可我却只是一味地接受他们的付出,甚至还挑三拣四的……”曾经一位“幸福班”同学在“亲子关系测试”后写下这样的体会。

w6.jpg

亲子关系测试,即学生们做《关于“我的爸爸妈妈”测试试卷》,家长们做《关于“我的孩子”测试试卷》,做完后互相交换批改试卷。“学生在批改家长做的试卷的过程中,会把自己的试卷与家长的试卷进行对比,从而懂得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远远超过自己对父母的关心,让他们学会关心父母。”孙有新说。

w7.jpg

不仅如此,每新接一个班级,在第一次生日庆祝活动开始之前,“幸福班”都会郑重地向学生们发布生日感恩倡议。“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父母。”孙有新说,他提倡学生们在过生日那天,打电话或亲口向爸爸妈妈表达感恩之情。从2013级开始,在学生过生日那天,孙有新还会给学生家长发去感恩短信。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幸福班”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护蛋行动”,让学生当一回“蛋爸爸”或“蛋妈妈”,体会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不易;组织学生制作“成长账单”,跟父母一起算他们从出生至今的生活费用,使学生们认识到,“成长账单”算的不仅仅是经济账,还有更多算不清楚的账,比如感情账……

二十年如一日,一幕幕温馨画面涌上心头。“一些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幡然醒悟,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这样一来,家长开心了,我也很欣慰。”孙有新说。

20年来,“幸福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任课老师是“幸福班”践行“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理念的重要切入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享受学习幸福的前提,也是任课老师享受教育幸福的重要条件。

w8.jpg

“幸福班”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小事做起,比如,做好课前准备,擦好黑板、整理好讲台、准备好学习用具等待任课老师来上课;问候老师要整齐、响亮;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让任课老师从细节上感受到学生们对自己的尊敬。

w9.jpg

w10.jpg
毕业生回母校看望孙有新(中)

每逢教师节,“幸福班”还会引导学生组织“感恩老师”主题班会,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用精彩的节目表达对任课老师的敬意,还组织学生为任课老师庆祝生日。一次,任课老师柳老师在生日庆祝活动结束后感慨道:“今天看到‘幸福班’给我的生日祝福,幸福满满,感动满满。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想带给孩子们最好的,但我又害怕没法帮助到他们,怕他们不喜欢我。你们班学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有信心做得更好!帮我转达对学生们的感谢之情!”

w11.jpg

w12.jpg

2017年9月,2010届学生林浩特请书法家书写了当年的班训,送给学弟学妹们,寓意传承。在“幸福”行动中,学生传递幸福不一定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校的学生不单可以接收学长学姐传递的幸福,也应该为学长学姐送去幸福。于是,“幸福班”开始给在校的学长学姐们送高考祝福,也为践行“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班训开辟了新途径。

20年来,“幸福班”把幸福种子撒向更远地方

瑞安五中有一项德育传统,在高二年级设立“青年志愿者班”。“幸福班”就借助“青年志愿者班”这一重要载体,将“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

w13.jpg

从2001年9月开始,“幸福班”经常组织学生去飞云敬老院开展尊老、爱老、敬老活动,帮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逢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和孤寡老人生日,还会组织学生带上礼物去慰问。

w14.jpg

“其实刚开始孤寡老人很排斥学生,但是学生们用真诚的行动慢慢地感动了他们,到后来,老人们视他们为孙子孙女,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给他们吃。”孙有新说,飞云敬老院多次送来锦旗、牌匾,有一面牌匾上写着“情系孤老,胜似亲人”。

w15.jpg

2015年,“幸福班”还跟瑞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对,与瑞安市星儿爱心服务社会工作中心联合开展“陪你长大·星儿周末陪护”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和幸福。

“青年志愿者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也帮助学生传递幸福,感受更深层次的幸福。”孙有新说,相信这些经历会更加坚定学生们做一名志愿者的信念,把幸福的种子播撒向更多、更远的地方。 

确实如此,“幸福班”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后,主动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成为所在大学志愿服务队的骨干力量。2007届学生毛肖静深受当年的影响,参加工作后依然坚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被评为县、市级优秀志愿者。

太幸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2-22 14:59 , Processed in 0.21022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