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7|回复: 0

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曦35年基层工作的心路历程(二)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嫩笋

积分
5
发表于 2024-6-21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4c61aa9def73cb8510db0f0c30e4e75c.jpg


NO.2
[ 第二章 括山乡:“二百五”成了典型 ]

■有人说我是乞丐,把干部的面子丢光了,有点“二百五”相,我只怕自己“二百五”当不像。为人民事业而乞讨,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地方,为人民利益“二百五”地去干,我倒感到心里很踏实。


1、向往贫困山区

1992年4-5月,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苍南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撤区扩镇并乡”活动,全县行政机构、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变动。区委、区公所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部予以撤销,中心镇规模做大,大部分小乡并入中心镇。与此同时,全县的干部也作了较大幅度的职务变动、工作调动。原来钱库区属的9个乡镇中,望里镇、芦浦镇、仙居乡、括山乡、新安乡均予以保留,级别都为正科级。钱库镇作为县中心镇并入了项桥乡、夏口乡、陈东乡。6月,时任仙居乡党委书记调往括山乡任党委书记。而苏曦因为向往到贫困山区工作,组织上也安排调动到括山乡工作。到了括山乡后,苏曦再次担任乡文书一职。

括山乡也是一个有山区半山区平原地貌的小乡,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3万不到,辖27个行政村,其中山区有10个行政村。群众收入较低,贫困面很大,尤其是山区群众。由于缺乏通山区的公路,山区10个村的村民下山十分不方便,群众一般都是一周下山一趟,并带回一周全家人的生活用品、食品。山区农民种植的包菜、马铃薯、地瓜、盘菜、杨梅、橘子等优质高山农产品要靠人力挑下山售卖,效率很低,一年到头也卖不出几块钱。在括山乡工作了几个月后,一直希望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做一些事情的苏曦,心中开始谋划这一蓝图。

苏曦选择了海拔400多米的周家城村作为自己扶贫的联系村。乡政府里工作处理完毕后,下午一下班,就只身一人往周家城村跑,从乡政府到周家城村走路20里要两个小时,到了村里已经是晚上8点多,顾不上吃饭,马上召开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会议,商量如何开展山区脱贫致富工作。第二天一大早,苏曦又下山赶回到乡政府上班。一段时间后,苏曦认为时机成熟了,就正式向乡党委提出辞去乡政府文书一职,去周家城村担任驻村干部。乡党委书记大吃一惊,好好的乡政府文书不当,竟然跑到山区去驻村,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全乡的干部也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
此时,苏曦很平静,没有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是啊,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不一样,有的人想着自己个人的利益,特别是自己的政治前途,这无可厚非。而自己受党教育多年,把个人利益看得淡一些,选择到困难地方为困难群众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也不值得诧异。

2、周家城蹲点扶贫

      苏曦在周家城村干了什么?其实,一开始括山乡里的干部既不关心,也不清楚,总觉得这个人与其他人不一样,有点“二百五”。1993年1月31日,《温州日报》发表了一篇通讯报道,叫《周家城脱贫的晨曦》,详细讲述了苏曦主动辞去乡文书职务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在周家城村蹲点扶贫的感人事迹。这个时候,乡里的干部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才开始关注苏曦和他的扶贫工作。

苏曦突然到周家城村蹲点扶贫,这让这个村的干部、群众多少有些意外。其实,之所以选择到周家城村,是因为在一次随乡党委书记到山区10个村调研过程中,发现括山乡仰头山中学100亩的茶园荒芜。苏曦当即主动留下,并动员附近4个村的200多劳力进行除草整修。在治理茶园的过程中,看到周家城村劳力旺盛,脱贫致富的决心很大,但苦于没人组织和领导,于是,苏曦便萌发了到该村蹲点,带领群众开发“三荒”的念头。

第一件事,就是帮助群众树立信心。苏曦每天住在村里,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与村民一起啃茹丝、咽咸菜、共寒暑、等劳逸,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中暑晕倒,即使是身体有病“挂大瓶”吃药,即使是大年腊月父母催回家,苏曦全然不顾。久而久之,让群众刮目相看,自然信服。一些村民认为山上无鱼可养,也无瓜果可种。对此,苏曦从宣传入手,除挨家挨户做工作外,还办起村广播室,通过有线喇叭宣传党的富民扶贫政策,宣传“一优两高”路子,组织村干部、村民去县内的五凤乡八亩后村、炎亭生态农场、湖里瘦肉型养猪场学习种植和养殖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村实际,对发展板栗、无核柿、养鱼、养猪等进行规划布局,对效益问题进行比较论证,分析致富的有利条件,使大家心有所触,认准路子,增强信心。

第二件事,怎么干。苏曦的思路就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采取农民入股办法,创办“丰山农业开发综合场”,利用村里荒芜的坡地,通过开垦,种植板栗、无核柿、杨梅和西瓜,利用水库、溪塘养鱼,逐步走上农业产业化路子,带动村民致富。本着民主、公开、自愿的原则,由35位村民入股,每股300元,筹集了10500元。并采取股东义务投工的办法,每月投工超过平均数的,每工可以收入12元,不得平均工数的,每工拿出12元。使股东的利益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股东的责任感。考虑到不少农户外出经商做工,原承包的土地抛荒。综合场与承包户签订合同,以收益的20%分给承包户,土地归综合场统一使用。苏曦根据县林业部门提供的信息,自费外出联系调用苗种,先后从金华、黄岩、乐清等地调入大批树苗、种子,解决了苗种问题。有一次,原定由望里镇从乐清代购的杨梅苗,由于苗种不好,又不好退还,损失300元,苏曦还在村广播上向村民检讨。一年时间不到,周家城村“一优两高”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共组织村民开辟荒山、荒坡、荒水,种植板栗、无核柿、杨梅和西瓜210亩,利用水库、溪塘养鱼2万条,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三件事,发展产业的资金如何筹措。实际上,开发210亩种植园、养殖2万多条鱼,需要投入20多万元资金,而依靠村民入股出资、村民投工投肥,最多只解决一半。不足部分怎么办?虽然,从现在的眼光看,不就是10万元钱吗,叫一个小老板赞助不就得了。但是,对于30多年前的一个山区贫困村,年人均收入只有279元,这就是一笔巨款。找银行,没有抵押物;找乡政府,乡里的财政保干部吃饭都有问题,再加上乡里的领导对苏曦也有一些看法。

无可奈何之下,苏曦选择放下脸皮到乡外的一些单位去要一些支持。于是,利用县工商局与括山乡联系挂钩的关系,找到县工商局领导要求支持,局党组深受感动拿出5000元帮助;10多次到县扶贫办求援得到5000元的援助;找县委办领导要求帮助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单位宜一村联系,得到了2000元资金的支持;还利用姐夫与某镇一位领导的同乡关系,争取到2000元的支持。苏曦的母校——钱库高级中学组织全校各班班长、团支书赴周家城村参观学习,全校师生主动捐资支持。短短时间内,经他手讨来的钱有2万多元。
但是,他的这一作法,又遭到了乡里一些干部的非议。有人说,人有人格,乡有乡格,作为乡干部,到处讨钱,活像一个乞丐,有损我们括山乡的形象。有人猜疑,他这样干是否把钱落到自己的腰包里。甚至有人当面问他:有没有回扣?听到这些声音,苏曦很伤心,我厚着脸皮到处讨钱,是为了群众,不但一分钱不占用,而且为公事的路费、杂费一概自己负担,既使是在群众家吃一顿饭,也都硬碰硬算钱。有人说我是乞丐,把干部的面子丢光了,有点“二百五”相,我只怕自己“二百五”当不像,为人民事业而乞讨,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地方,为人民利益“二百五”地去干,我倒感到心里很踏实。苏曦的父母亲戚听到这些议论,也很难过。对他说:“其他乡干部每天酒喝得满脸通红,你天天在山里跑,天天去讨钱,回来又要打针又要吃药,又被别人误解,图什么?”

3、县委书记王成云摔了一跤来看他

      正当一些人不理解苏曦,给苏曦带来巨大压力的时候,苍南县县长施德金同志亲笔写了一封信给苏曦,充分肯定了他主动带领周家城村村民开发山区“一优两高”农业的路子和方向是正确的。

1993年4月26日,苍南县委书记王成云慕名而来,亲自带领县委办公室多位同志到周家城村实地考察调研,并对苏曦及其所在村的扶贫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周家城村的山路上,由于路窄湿滑,身材高大的王成云书记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还好没有造成什么损伤。王书记诙谐地说:苏曦这么辛苦,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呕心沥血,我摔一跤算得了什么呢?
这次,王书记除了到山里慰问苏曦外,还带来县委办公室的一群“笔杆子”包括陈如奏、林正梁、蔡卫国、陈朴华等,来采访苏曦和他的蹲点扶贫工作。回去之后,县委办公室在4月29日向全县发出一期《县委办通报》,刊登了这次采访撰写的长篇文章——《我们的事业就需要这样的人——记括山乡干部苏曦赴贫困山村蹲点扶贫的事迹》。随后,苍南县委作出向苏曦同志学习的决定,要求每位科局级领导干部带头认真对照苏曦精神进行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半个月,并且写出心得体会文章,县委办陆续刊发这些心得体会文章。此时的苏曦,成为了苍南县历史上第一位由县委发出号召向他学习的干部。

之后,全县掀起了学习苏曦精神的热潮。县委办公室陆陆续续刊发了一些领导干部学习苏曦精神的心得体会文章,其中,望里镇人民政府镇长杨立祥写了《希望之光与奋斗精神——对苏曦走上创业之路的理解》;钱库高级中学校长方培根写了《人才观的再认识——苏曦现象的启迪》;团县委副书记陈庆念写了《理想在拼搏奋斗中闪光——苏曦追求的事业给青年人的一点启示》;金乡镇委书记陈后强写了《我们需要这样的典型——学习苏曦事迹的一点体会》;县委下派干部杨道敏写了《“下海”与“上山”——谈谈在经商热潮冲击下苏曦上山扶贫的闪光之处》;钱库高级中学副校长颜逸昌写了《我们为这样的校友而自豪——苏曦事迹在母校师生中引起的反响》。大家从各自的视角、各自的工作实践谈体会、悟心得,诠释苏曦精神,指导工作实践。
在括山乡,按照县委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开会学习苏曦精神。会上,乡党委书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苏曦这个人有点“二百五”,我在仙居乡工作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没想到被这个“二百五”跟着一起到了括山乡。县委要求我们大家要向苏曦这个“二百五”学习,学习他这一“二百五”精神,你说这怎么学呢?说完,全体干部哄堂大笑。那个时候,虽然县委号召学习苏曦,但是对括山乡干部、对乡党委书记来说,打心底里是不愿意的,也看不起苏曦。

4、副省长刘锡荣批示

      在苏曦的执着努力下,周家城村的“一优两高”农业一天天发展起来了,接下去还要谋划发展畜牧业、旅游业。可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这些农产品如何下山销售变现,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其实,苏曦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想来想去,就是要造一条通往山区的公路,让汽车上山,让农副产品下山。从周家城村到山下的西括村三叠岩自然村为最近的一段,路程大约在4公里,修建这一段公路最少也要花费30多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到哪里解决呢?

苏曦首先找到了县交通局领导,县交通局领导为难地表示,县里重要的交通建设项目一大堆,县财政都难以保障,像这样的一条山区通村公路,县交通局目前是没有能力解决的。靠群众集资,目前山区群众生活普遍还很困难,一时也解决不了。苏曦判断,在苍南县内筹措资金,这条路估计没有希望。那怎么办呢?苏曦想到了刘锡荣,刘锡荣现在是浙江省副省长。之前,刘锡荣在温州市担任市委书记,自然对苍南县有一些感情。再加上,刘锡荣父亲刘英曾经在苍南县这一带的山区打过游击,与当地群众结下一定感情。如今山区群众有困难,相信刘锡荣副省长知道,应该会支持帮助的。带着这一朴素的愿望,1993年12月,苏曦没有考虑那么多,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就一人悄悄地坐上去杭州省城的汽车,希望见到刘锡荣副省长并当面向他汇报情况和要求。

一个乡干部自己主动去见副省长,这讲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苏曦也做足了功课,首先,把自己成为全县干部学习典型的材料带在身边;其次,托在省委省政府大院内工作的同学帮助自己顺利进入;再次,自己一大早守在电梯间旁等候刘锡荣。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曦在电梯间旁碰到了刘锡荣,并用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和目的,果然引起了刘锡荣的重视,并请苏曦到自己办公室来。这样,苏曦就把修路的要求提了出来,刘锡荣深受感动,当场就在苏曦的报告上批示:请省交通厅公路局刘局长给予支持。苏曦又找到了这位刘局长,刘局长当场给苏曦批了30万元的交通建设款,一下子解决了周家城村建设公路的资金问题。

这一事件,在括山乡、在苍南县顿时砸开了锅,乡里、县里解决不了的事情,苏曦解决了。苏曦的能力是通省里的,刘锡荣副省长为他撑腰。一时间,苏曦名声大振。社会上也流传着苏曦到省里见刘锡荣副省长的各种版本,有的说,苏曦在省政府门口举牌长跪不起感动了刘锡荣副省长;有的说,苏曦半路拦车拦住了刘锡荣副省长。
苏曦把30万元的山区修建公路的建设资金带下来,这下子括山乡里热闹了。乡党委书记、乡长对这些事原来是不愿管的,现在主动跳出来要管了。有趣的是,此时乡党委书记提出修建的公路走向改为从周家城村到岭脚村。乡长提出修建的公路改为从周家城村到西括村项处自然村。苏曦把鸟打下来了,鸟怎么吃?书记、乡长意见相左、久拖不决。苏曦和周家城村的村民急了,一起找到书记、乡长,话越说越急,苏曦拍着桌子大声责问:“你到底负不负责,你是书记你拍个板?”书记大怒,顺手把文件砸向苏曦:“你不是本事大吗?不是向你学习吗?自己去搞!”当时,围观的人员里三层外三层,到处都在传括山乡文书与乡党委书记打架了。

640.png
▲ 苍南县括山乡周家城至三叠岩公路现状(2024年)

最后乡里撂下话,公路建设指挥部,乡里不成立了,也不管了,苏曦和周家城村的人爱怎么搞就怎么搞。但实际上,乡里撒手不管,公路是不可能修得起来的,因为修路牵扯到征地、迁房、迁坟等诸多问题,苏曦和村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苏曦只能硬着头皮上,先从周家城村修起,在打了两三公里路基后,1995年下半年,县里来了一纸调令,苏曦调至苍南县五凤乡工作,任乡党委宣传委员,括山乡的事情从此和他无关。

在1993年6月苏曦成为全县党员干部学习的典型后,县委组织部领导找他谈话,提拔他担任县民政局副局长。如果换作另外一名干部,面对这等好事,可能立马答应下来。但苏曦觉得周家城村的事情还没有干好,想再干一段时间成效更好一些再离开,因而放弃了这次升迁的机会。

5、乡党委书记被免职

      苏曦在全县出了名,括山乡也跟着出了名。一直处处看不惯苏曦、与苏曦矛盾公开化的乡党委书记一时间也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该乡党委书记原是一名乡农技员,文化程度不高,政治意识一般,凭借自身在基层的实干工作,一步一步成长为乡党委书记。在仙居乡工作时与苏曦同事,到了括山乡后也与苏曦继续同事。在他心中,苏曦就是“二百五”的代名词,且一直没有改变这一认知。

随着苏曦声名雀起,县委把苏曦作为典型来树立,这是括山乡的光荣,也是乡党委书记的光荣,但是,这位乡党委书记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相反,在工作实际中给苏曦设置了种种障碍,导致苏曦不满、周家城村村民不满,甚至连刘锡荣副省长给予括山乡的特殊关爱也无法落到实处。

这一矛盾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乡、村两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多项工作在全县排名急剧下降,尤其是“一票否决”的计划生育工作。搬起石头终究还是砸了自己的脚。1994年,括山乡因为计划生育工作位列全县后三位,按照县委计划生育考核办法规定,对全县后三名乡镇的党委书记实行就地免职处理,随即,这位党委书记被免去了职务。而那位乡长因为在县人代会期间聚众赌博,被组织处以党内严重警告、降职处理,并调离括山乡。

6、不好惹、惹不得

      在一个乡机关,乡党委书记与乡文书之间的矛盾达到了无可调和的地步,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这深仇大恨又是什么时候结下来的?很多人至今一直不解,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其实,这两个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在级别森严的官场是不需定胜负的,可最终较量的结果是乡文书胜,而乡党委书记大败,这又是为什么?
苏曦,从一个人自发跑到400米海拔山区村蹲点扶贫,到一个人主动跑到省政府找到刘锡荣副省长能够带下30万元山区公路建设资金,再到一个人站出来敢与乡党委书记不作为公开叫板,并且使乡党委书记被免去职务而告终。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可以看出,苏曦决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干部,在官场上、在工作中,他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思路、谋略和打法。从此,苏曦在括山乡、在苍南县的官场被认为是一位能力出众的干部,也是一位不好惹、惹不得的干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11-23 19:42 , Processed in 0.18435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