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手术后,导管落在肚子里7年才被取出......
误食螺钉,医生拒绝家长拍片建议,差点要了婴儿一命......
房颤消融手术,食管被烫破左心房成瘘最终导致患者身亡......
近期,发生在我市的多起医疗纠纷经网络曝光后让人揪心。以咸蒸担任网络妇科主任多年的经验分析,上述三起医疗纠纷其实完全可以避免。主刀或者责任医生稍微用心一丢丢,就可以为医院节省十万几十万的赔补偿费用,更重要的是,这种网络传播口碑传播的负面舆情,给医院的形象和品牌美誉度带来的损害更加深远,甚至会让公众对医院的信任感降低, 使更多的患者“望而却步”。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些医疗纠纷归咎于医院和当事医生,认为医院缺乏科学的操作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等。但从上述不同医院不同医疗纠纷的实际情况来看,咸蒸认为,卫健部门缺乏“工匠精神”才是医疗事故多发的元凶。
作为一名医生,责任感和职业操守是最基本的准则,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靠的是专业技术和治疗手段,从上述视频流出的龙港人民医院相关医务人员回复的内容就不难看出,这样的医院出这样的事故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只有坚守道德底线,才能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够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温暖。
几年前,工匠精神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天,咸蒸为什么上纲上线,矛头直指卫健委呢?原因有几个方面。
查阅温州市卫健委官网,咸蒸发现,相关的工作信息中,涉及医生技术提升的活动少之又少。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医院自己的事,与行政主管部门无关。其实,工匠精神并非只指工匠对工艺品质的不懈追求,更是指一种踏实务实、精益求精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适用于各行各业。前不久温医附一院跨越万里救援颈椎意外患者的报道,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精神。可惜这份荣耀不属于温州卫健委。同样,在今年的劳动模范榜单上,咸蒸发现来自医卫系统的先进寥寥无几,是大家都忙着日常业务,不屑于这份荣耀么?
温州市卫健委2023年度行政处罚实施统计表显示,全年限制开展经营活动和关闭停业2起,这个数字是高是低以及是否与医疗事故有关无从应证。但根据《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事故等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来看,去年我市因上述原因被限制经营和从业的应该不多。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年少时,听家父说外科某医生可以精准将手术刀划到几页纸;成年后,听闻某专家买了多少多少猪肝供练刀、缝补,这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追求,都是当下所提倡的工匠精神的体现、传承和延续。凡此种种,却在温州卫健委的官网上找不到只字片语。相反,业务型的单位“晾晒比拼”的是工作汇报,是业绩加持,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形式主义,是嘴上功夫。
翻阅本地官媒,时不时报道某某医院引进什么高精端设备,精准诊治疑难病人等等新闻报道。这种科技进步的必然,也让医生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的工人,越来越依赖仪器设备而慢慢丧失专业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当一切都借助仪器设备来诊断病情治疗疾病的时候,医生还能成为匠人吗?仔细去研究、探索解除病人的痛苦根源的精神,还能出现么?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有请温州卫健委好好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