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意外发生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
容易让人措手不及。
婴幼儿本身食道狭窄且咀嚼能力较差,
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异物卡喉的发生。
4个月婴幼儿“卡痰”引窒息,父母表示不会急救
“120吗?我孩子被痰卡住了!怎么办!”
近日,温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了一通紧急求助电话。电话中,患儿家属焦急地描述了孩子被痰卡住的情况,并请求救护车援助。调度员迅速问清地址后,立即调派了最近的急救车辆前往现场。
“多大的孩子?”“现在是否有哭声?”调度员苏苗超问。
在通话过程中,调度员苏苗超询问了患儿的年龄和当前状况。了解到这是一名仅四个月的婴幼儿,由于四个月的婴幼儿不会出现痰液堵塞,大概率是口鼻腔的分泌物,比如鼻涕。 苏苗超立刻意识到孩子可能遭遇了气道异物梗阻的紧急情况,并且婴儿因异物卡喉已出现面色紫绀等严重症状。在确认孩子没有哭声后,他迅速而冷静地指导家属进行急救措施。
“现在我教你急救方法,动作要快!”苏苗超指导道,“请你坐在凳子上,让患儿趴在你的一只手上,用手臂托住婴儿的脸颊,使其稍微向下低垂。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用力拍打其背部的正中央位置。一直这样做,直到孩子把东西吐出来为止!”
就在电话指导的过程中,“哇!”地一声大哭传来,电话那头的孩子终于恢复了哭声。在场的人员和苏苗超都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经过与家属的确认,婴幼儿的脸色已经逐渐转为红润。在短短的7分钟内,调度员苏苗超通过电话指导成功地解除了患儿的气道异物梗阻危机。随后,急救医生迅速到达现场,对孩子进行了仔细的体格检查,并确认异物梗阻已经解除。孩子被安全地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总是在生活中突发存在,吃东西被食物噎住,婴幼儿被奶、口鼻腔分泌物呛住等也时而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会使患者突然出现窘迫窒息并迅速导致死亡,一旦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早发现、早抢救非常必要。
孩子异物梗阻,把握宝贵抢救“黄金时间”
急救医生提醒:目前很多人仍对正确的儿童气道梗阻急救方法的认知存在误区,孩子噎食的时候多采取挖喉咙或者是喝水的方式,能正确使用专业急救法的比例不到10%。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增强急救意识,如你的家人或孩子卡物窒息,在拨打 120 急救电话的同时,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及时观察患者情况,把握宝贵的的急救“黄金时间”。
下面让我们跟随急救专家们一起来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
A.拍背
急救者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头部和下颌,头稍低于胸,打开气道,用手掌根叩击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5次。
B.压胸
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呈仰卧位,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用食指和中指快速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下方5次。可重复A和B,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变得无反应。
背后环抱 冲击腹部
站或跪在孩子身后,两手臂环绕孩子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脐上和胸骨下的腹部。用另一手抓住攥拳的手向内,向上快速冲击孩子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变得没有反应。
注意:当异物卡喉的婴儿或成人(儿童)突然变得没有反应了(心跳呼吸停止),就立即停止操作,开始做徒手心肺复苏(CPR),在每次开放气道前要检查口腔内异物并清除。
气管异物 预防为主
▼
警惕容易使老人和小孩,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如:果冻、爆米花、坚果(花生米))。吃东西时切忌与孩子疯玩、跑跳、大笑、说话。要经常叮嘱宝宝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也不要将小东西放在身边尽量放在宝宝抓取不到的地方;
叮嘱宝宝养成充分咀嚼再吞食的习惯;尽量将食物切小切碎再食用;在给宝宝玩具前,先检查是否有零部件松散易脱落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