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七年,温州各所学校也迎来了首批“二孩”小学生的入学高峰,不少大带小一起上学的场景纷纷在学校上演,甚至多个班级的多孩家庭超过了单孩家庭。 10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其中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多孩家庭已占到了一半以上。 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多孩家庭的当下,校园里都有了哪些新变化? 2016年以来每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数据(制图:南都)
大带小成校门口新风景 大宝带小宝手牵手一起上学、小宝排排坐等大宝放学一起回家、高年级的大宝午休跑去找小宝……这些场景纷纷在学校上演。
校园门口大带小的身影
10月11日下午4点45分,在温州市南浦小学西校区门口,各个班级正排队有序放学。一年级的梅琳爱也是其中一员,但与其他同学放学路线不同的是,她出了校门后先是将书包递给爷爷,又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来到了学校的放学等候区。记者上前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她是在等五年级的姐姐放学一起回家。因大部分小学是错时放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放学时间会相差20至25分钟。于是每天等姐姐放学,也成了梅琳爱的放学规定动作。和姐姐会合后,她们才一起和爷爷回家。 像梅琳爱这样的例子,在学校里并不少见。该校老师叶庆华介绍,这学期担任值周老师期间,他发现每天的放学等候区都多了不少低年级的孩子,了解后才知道是在等家中的哥哥姐姐,这样的现象也是从今年开学后才增多的。 “二娃时代,校门口的别样风景。有没有想起当年自己和家里的兄弟姐妹手拉手上学的场景。”自新学期开学后,南浦小学集团校校长李碧每天都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她曾在9月28日有感而发地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的她说,这次开学时常都能看见大宝带小宝上学的场景。令她印象特别深的是,开学时有一对姐妹花也是手牵手上学,当时正好妹妹的头发散了,姐姐就主动帮忙扎好妹妹的头发。李碧笑言,这样的场景也不禁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她上幼儿园就是靠姐姐带着她一起上下学,现在回想起来是一段很美好的时光。
班级里多孩家庭占到八成 今年我市有一年级新生11.7万人,较去年增加1.7万人。而这些人数平均分摊到各个班级里,使得不少班级里有了新现象。 在开学前的一年级段家长会上,李碧曾做过一次调查,会上她让多孩家庭的家长举手,她说自己本来心理预期是占比60%左右,没想到现场一举手,几乎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手,单孩家庭似乎屈指可数,就连在场的家长也不约而同四处转头看了看笑了起来。她说从现场的比例来看,多孩家庭的比例应该已经达到80%左右。事实上,学校最后统计一年级多孩家庭人数时,发现其比例占到了学校整个一年级段的84.74%。 南浦小学一年级家长会上,举手的均为多孩家庭。(学校提供) 这一比例,在多所学校也各有印证。温州市未来小学的胡璐思教龄已有12年,今年担任的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她表示,对每个学生进行实地家访时,才发现班级里多孩家庭占了大多数,以她自己所带班级为例,40个孩子中只有8个是独生子女家庭,多孩家庭占比达到了八成。因此在家访过程中,她不仅了解孩子的学习、习等问题,还会向家长了解其与兄弟姐妹的相处等,为之后与孩子的相处打好基础。 同样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还有来自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林海津,作为名班主任及高级教师,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她也提到,在学情调查问卷中,班级里多孩家庭达30多个,单孩家庭反而只有六七个。就连不久前在仰义一所学校开展公益讲座时,她调查“多孩家庭人数”时举手的远远超过了未举手的。林海津还对比了自己之前带过的班级,她认为大部分多孩家庭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比独生子女更突出。她在开学初曾给每个孩子一张姓名牌,让他们在班级里开展“每天认识几个同学 多交几个朋友”的活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五六个孩子几乎能认识全班同学,大部分能认识20多个同学,而这些学生里多孩家庭的孩子占了多数。 施晓敏是温州市南浦小学一(10)班的班主任,她还提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不仅会带着“弟弟妹妹”玩,还会跟他们的朋友一起玩。很多时候,孩子们之间发生小的矛盾,弟弟妹妹们第一时间找的不是老师,而是变成了哥哥姐姐,哥哥姐姐们成了解决小纷争的“调解员”。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的“朋友圈”里还刮起了“比谁熟人多”的游戏,似乎人均一个哥姐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同年级家长年龄相差近30岁 在多孩家庭占比大的班级里,还有个群体不可忽视,那就是家长。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时,有的家长是赶“末班车”生下家中老二,有的则是适婚年龄动作快地接连生育,于是家长们的生育时间有了或早或晚。当孩子都同在一年级段、同一班级时,家长们的年龄差就呈现出了“两极分化”。在温州市区一所小学的统计中,一个年级段中,年龄最轻的家长是1997年出生的,而年龄最大的则是1968年生人,彼此相差了近30年,跨度不可谓不大。 这样的年龄差,也让不同年龄家长的教育方式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多位家长口中,多孩家庭的家长普遍比较佛系,而独生子女的家长则普遍比较“紧张”和“内卷”。像一年级陈杰和家长就表示,自己两个孩子只相差15个月,对于家长来说,父母的关注度不可能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即使一天24小时都放在孩子身上,一个孩子也只能分到12小时,更何况现实中也根本达不到。因此,她对孩子的要求就“比较佛”,只要能“跟得上学习就可以”,不会规定孩子的识字量要达到多少,一般也不会有额外“加餐”。不过,她也补充道,即使是同一个家庭,同一种教育模式,但目前两个孩子的性格几乎是“南辕北辙”,可能未来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还是要有所区别。 不过,多孩家庭其实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大的没养好,小的一定要重新来过好好养”,还有一种是“大的以前都没出现这些问题,小的为何这么难带”。一年级黄莘然的家长就偏向于第一种,她的大女儿1999年出生,目前已在上班,而小女儿今年刚刚读一年级。她说生大女儿时,当时正在创业,自己根本没什么精力带孩子,所以管得就比较少,基本是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到生小女儿时,家里生意基本稳定了,她可以抽出比较多的时间陪伴,不仅周末会陪孩子学习钢琴、主持等才艺,还担任了班级后勤组的家委,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在施晓敏老师看来,多孩家庭多的班级,家长的焦虑感会轻一些,甚至有时老师还没说要做的事,这些家长早早就准备好了,有时家长还会直接向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打探弟弟妹妹新入校的情况,还有些家长会给班级提一些以往孩子所在班级的好做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