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42|回复: 0

2023年《温州蓝皮书》发布!透露了这些重要信息!

[复制链接]

3055

主题

0

回帖

1528

积分

皇室贵族

积分
1528
发表于 2023-8-16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8月15日,中共温州市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温州蓝皮书:202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全书主要由总报告、经济篇、社会篇、文化篇、生态篇、专题篇六个部分27篇研究报告组成。
  蓝皮书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一起来看看↓


苏巧将 摄

温州应坚定支持
传统产业提升发展

  蓝皮书指出,传统产业是温州制造业的基础,发展基础好。进入21世纪以来,温州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有些产业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脱胎换骨,曾经的污染企业、高耗能企业已经蜕变成科技型、绿色型企业,但由于生产的产品品类没有变,其在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展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电气企业车间。陈翔 摄

  蓝皮书课题组在年初赴平阳萧江对塑料包装行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30年来塑料包装行业的生产已经从以人工为主变成全自动的生产线,一些危险岗位的工作都被机器所取代,设备维护员工比例越来越高,设备占企业固定资产的比重非常高,事实上已经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了。塑料包装行业本地产业链完整度高,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竞争优势突出,一些企业专注新赛道,已经成为细分领域的冠军企业,但由于行业被认定为传统产业,生产要素保障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建议决策部门实事求是看待传统产业,加强调查研究,切忌僵化地制定产业政策,在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链韧性、要素资源保障、科技和人才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让传统产业焕发新优势。



(参见《温州蓝皮书:202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14-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

温州应从三方面发力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

  蓝皮书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提出建议如下。

温州瓯江新城。赵用 摄

抢抓发展机遇,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要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强县、重点部门(行业)要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着力恢复接触性生产企业和服务业,推动经济稳进提质。要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深入实施《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推动稳经济政策集成落地,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压力,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原材料、资金等生产要素,推广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改革,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坚持创新驱动带动产业升级,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关键增量,大力实施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加快技术革新、设备更新步伐,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投入。依托全市优势产业基础,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大优质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团队招引力度。加大鼓励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力度,加快完善创新载体建设,为优秀人才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环境。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巩固提升鞋服等传统支柱产业集群。在支持大企业发展的同时,要结合温州市实际,着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和优势特色企业发展,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切实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扩大社会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扩大社会需求,在政府持续发挥促经济作用前提下,积极推动民间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方面,要保持恢复经济发展政策的一贯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和重点产业链条完善,聚焦补短板、增后劲的重点项目。继续利用在外温商优势,以新企业新动能补齐发展缺口。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增后劲的主抓手,提升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把激活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开展各类具有温州特色的消费活动,进一步加大促消费回补力度。用足用好阶段性减征车辆购置税、家电下乡等政策措施,稳定大宗消费良好增势。发挥“互联网+消费”的业态优势,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全力帮扶旅游、文体娱乐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复苏,有效释放消费增长潜力。将抢抓订单作为稳出口的首要任务,要不失时机地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推广活动、商务对接等,指导企业扩大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业务,支持企业依托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筑牢经济安全底线,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关键要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实现财政量入为出,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坚决杜绝盲目投资,盲目举债,不讲效益,注重形象工程,造成债务风险。在当前企业效益波动的情况下,要注意防范经济与金融联动风险,防止出现局部金融风波。要做好亏损企业的风险防范,尤其是企业清算的担保债务、连带债务等问题。针对商品房市场低迷、房企资金紧缩等问题,鼓励刚需、改善性需求释放,恢复市场信心。同时,畅通房企融资渠道,努力缓解资金压力,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化解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

  保经济稳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要有效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切实保障就业市场稳定。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对失业人群、应届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普惠保障与困难群众精准保障相结合,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民生服务精准化精细化。全力稳定物价水平,加强对低保边缘群体的关心照顾,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物价补贴力度。要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参见《温州蓝皮书:202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31-3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

温州网络诈骗发案
迎来拐点

  蓝皮书指出,2022年温州网络诈骗案件迎来了发案数量与涉案金额双下降的可喜变化,但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仍然是威胁温州社会治安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图片来源:市公安局

案件类型  2022年温州网络诈骗案件中,以足不出户、轻松赚钱为幌子诱导受害人做任务的刷单诈骗类案件发案数高居首位,以“无抵押、放贷快”吸引受害者,诱其转“保证金”或是“解冻费”的贷款类诈骗,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也是发案数较多的案件类型。

受骗群体  从受骗人群的性别看,在网络诈骗案件的受害人群体中,男女受骗人数相差不大,女性群体数量稍高于男性群体。但不同性别的受骗案件类型差异明显,男性易陷入网络招嫖类诈骗,即相关平台以要求交纳定金、保证金作为提供“服务”的前提;刷单兼职类诈骗更易使女性群体受骗,而离异女性更易因网恋交友而被实施“杀猪盘”诈骗。从受骗人群的年龄看,“90后”受骗人数占比最高,之后是“80后”“00后”,即年轻群体更容易受骗;从受骗群体的职业分布看,教师、医生以及从事财务工作等的人员更容易成为诈骗实施者下手的目标。

诈骗模式  网络诈骗案件具体种类多样,组织程度高和专业化强是其共有特点。每一起诈骗案件背后都有分工明确、业务专业的完整链条团伙,各“分团伙”之间可能是隶属关系,也可能为互利互惠关系,还有可能是单项服务关系。

诈骗手段  当前刷单诈骗已逐步成为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网络诈骗手法相互“融合”,成为主要引流方式。该类诈骗手段一般先是前期引流,通过各类渠道发布广告,以诱人条件招募刷单人员,有人一旦上钩,即被拉入“任务”群;接着通过小额返利获取潜在受害者信任,进而引导其下载诈骗专用APP,骗取其垫资或充值;最后在受害人提现上设置障碍,进而诱其加大投入,而当骗局被识破时即时切断一切联系。



(参见《温州蓝皮书:202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166-16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

“市场需求不足”
被领导干部与企业家
认为是温州经济发展最突出问题

  蓝皮书调研指出,“市场需求不足”被领导干部与企业家认为是2022年温州经济发展最突出问题。在关于2022年温州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问卷调查中,“市场需求不足”被领导干部与企业家认为是最突出的问题,位居第一,位次较上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在调研中发现,领导干部与企业家普遍认为2022年温州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需求不足,消费、投资与外贸市场疲软。在叠加疫情与诸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市场需求较大幅度下滑加剧了温州经济的下行。此外,就领导干部的评价而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直被认为是较为突出的经济发展问题,连续两年位居第二名;在企业家的评价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位居温州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第二名,且位次较上年上升幅度较大;另外,从性别上来看,女性领导干部与企业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更为悲观,男性则更为乐观。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家的问卷结果均显示,“人才缺乏”问题的排序有所下降,这意味着随着人才政策不断完善,2022年温州人才引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见《温州蓝皮书:202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289-29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

温州应双链并举做强做实中国眼谷

  中国眼谷的发展需要双链并举做强做实,既需要做长中国眼谷的眼健康产业链,还应该促进眼健康产业链向价值链转换;中国眼谷的发展需要构建生态链,在眼健康产业全生态链中最重要的是引大培强、锚定招商;科技进步是中国眼谷发展的最强驱动力,应推动科技创新以引领中国眼谷的发展;中国眼谷人才的潜力挖掘需要包容式激励,创新柔性人才引进政策;管理服务要与中国眼谷的眼健康产业需求相匹配。

中国眼谷。项绍雄 摄

  双链指中国眼谷的眼健康产业链与价值链。中国眼谷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做长中国眼谷的眼健康产业链,通过强链与补链推进中国眼谷的发展,以做强中国眼谷;另一方面,还应该促进眼健康产业链向价值链转换,进而做实中国眼谷的发展。

眼谷科创园A区效果图

做长中国眼谷的产业链  首先,构建垂直的眼健康产业链。美国硅谷的产业体系都是由半导体产业裂变而来,而且产业内部分工合理,各个细分产业内部大中小企业在业务上分工合理,提高了效率。美国硅谷产业发展历程对中国眼谷的启示:中国眼谷应当延长产业链,提高中国眼谷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中国眼谷应依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优势特色学科构建眼健康全周期、全链条、跨学科的产业体系,包括从青少年的近视、斜弱视,中青年的视疲劳、干眼,到中老年的老花、白内障、青光眼等,围绕眼视觉健康衍生视觉光学、眼科药物、眼科器械、眼用生物材料和眼科智慧医疗等核心产业,构建中国眼谷的眼健康产业集群。

  其次,坚持特色化发展眼健康产业链。特色化发展的本质是差异化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眼健康产业。中国眼谷在市场细分领域选上应当立足地方优势特色深耕细作,优势特色是中国眼谷可持续发展具有生命力的生长点,尤其是中国眼谷地处非省会、非一线城市更应坚持特色化发展。当前的健康产业已走向高度专科化,中国眼谷应结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特色优势,聚焦眼健康产业,坚持细分领域的特色化发展。


眼谷科创园B区效果图

做实中国眼谷的价值链  首先,推动眼健康产业创造产值。产业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眼谷最终要实现对温州健康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由此,产业链需要转化为价值链。对温州当地而言,不能使眼健康产业的发展成为另一种“空心化”。眼健康产业要承接中国眼谷的科研成果,关键是科研成果孵化后在“当地”产业化。

  其次,积极开拓眼健康产品市场。健康产业是具有公益属性的产业,需要依靠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眼健康产业需要坚持市场驱动,中国眼谷要具有商业思维、用户思维,要把科研放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真正实现“科研赋能市场-市场反哺科研”的正向循环和利益共享的价值链条。中国眼谷与彩瞳行业头部品牌moody联合发布国内首个专注于彩色隐形眼镜的《2022中国彩瞳行业指南》,这就具有浓厚的商业思维。该指南依据天猫数据,分析百万彩瞳用户痛点,旨在为彩瞳配戴人群提供专业、科学、有效的选配、使用及护理指南。未来,中国眼谷还需要进一步坚持市场导向,优化眼健康产品的市场推广。




(参见《温州蓝皮书:202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307-3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

温州跨境电商进出口
裂变式增长

  2022年以来,温州市高规格谋划、高标准推动、高要求落实《温州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立足全市跨境电商发展实际,深入实施“跨境电商进出口绩效再提升、主体培育再提升、仓储物流再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再提升”四大工程,加快推动供应链便捷化、贸易便利化、服务优质化,持续推进综试区高品质、高规格、高水平全面发展,加快打造温州“千年商港”建设中的跨境电商新格局、新业态、新优势。

中国(瓯海)跨境电商园

进出口裂变式增长  近三年,温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项下进出口额增长十余倍,呈现裂变式增长态势。2022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522.7亿元(出口428.7亿元,进口94.5亿元),同比增长35.9%,居全省第4位;其中海关监管平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92.5亿元(出口247.9亿元,进口44.6亿元),同比增长80.5%。商务部公布的全国105个综试区评估结果显示,温州综试区排名第二档“成效较好”(共四档),居全国中上水平。

市场经营主体稳步扩大  全市现有跨境电商企业4566家,其中海关备案企业1046家、规模以上企业115家,外贸转型基地、产业基地等加快应用跨境电商新业态。行云、海蛛、汇侨等知名跨境电商企业相继落户,与拼多多、淘分销等100余家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联合省商务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之江创客”粤港澳赛区决赛暨浙江(温州)招商推介会,受到全国3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2022年全市院校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多渠道完成跨境电商相关职业技能培训1.67万人次,人才培养评价得分在省内位居前列。

红连跨贸园

产业集聚加快形成  经多年培育,温州已形成10大特色跨境电商园,其中瓯海眼镜跨境电商园、龙湾红连跨贸园、鹿城跨境电商园等3个园区获评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3个园区获评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近400家。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加快融合,温州现有10个县(市、区)15个产业集群获批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其中5个试点县(市、区)绩效评价等级为A级,摘下省内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双冠王”。建成浙南首个跨境货物公共集拼中心、综保区跨境全球直销体验中心及1210进口退货中心仓,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加速形成。

业态融合不断深化  借助“温贸通”外综服平台,为轻工业产品量身打造跨境电商品牌化出口模式。创新“体验店+直播”“保税仓+直播”带货模式,帮助企业“引流带货”,提高商品流转速度。依托温州口岸及海外仓资源,推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中欧班列/货运包机/海运直航/海外仓等多场景组合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华商华侨资源,首创性提出“公共海外华侨仓”概念,开展市级公共海外华侨仓评审,引导华商华侨积极参与全市海外仓建设。在同批次综试区中,率先实现9610、9710、9810、1210全业务覆盖、全模式运行。

鹿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

保障机制日趋完善  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建立指标、工作、政策、评价“四大体系”和信息通报、评估推广、项目推进“三大机制”。与在温高校合建7所市级跨境电商学院分校区,创新开展“跨境专业+直播学院+实训基地”培养模式。建成跨境电商“一网通”线上服务系统,加快打造城市“跨境电商大脑”,在“2022数字政府评估大会暨第二十一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中荣获地市级政府网站“十佳”优秀创新案例。在杭州海关关区率先开展跨境电商数据统计和跨境电商企业动态管理试点,有力促进了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

品牌形象巩固建设  首届数字贸易博览会·丝路电商合作论坛于2022年12月10日在温举办,论坛由省政府和商务部主办、市政府和省商务厅承办,以“千年商港 数字丝路”为主题,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省商务厅厅长韩杰线上出席并视频致辞;市长张振丰,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省商务厅副厅长张钱江,副市长陈应许出席,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线上作主题演讲。论坛受到央视网、新华网、《中国日报》《浙江日报》、今日头条、新浪等43家权威媒体宣传报道,其中《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头版刊发,多重积极效应持续显现。强化“跨客”品牌建设和生态构建,持续举办温州“跨客”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论坛、引领型企业评选、仿真技能竞赛等系列生态培育活动,2022年全市共举办各类资源对接活动155场,持续巩固温州综试区良好形象。

(参见《温州蓝皮书:202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329-33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9-30 14:30 , Processed in 0.1894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