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进入三伏天,高温持续袭击各地,面对热气滚滚的天气,气温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把全国各地都烤得红到发紫。在夏季,处在气温过高、湿度大,密闭空间等综合环境条件下,极容易发生中暑!
近一周 市急救中心已接到7例中暑警情
案例一
7月3日17:03,温州市120指挥中心收到市民报警称在潘桥某村有人倒地抽搐需要救护车。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娄桥急救站前往,在途中急救医生了解到患者为一名男性老者,10分钟前在插秧时突然倒地伴抽搐,急救医生意识到情况危急,团队迅速前往现场。到达后发现患者除意识不清伴抽搐外,还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呼吸急促、高体温等情况。急救医生立即清理其口腔分泌物以防窒息同时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等处置,随后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案例二
7月1日19:02,温州市120指挥中心收到市区某诊所报警称一人高烧40.4℃需要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急救医生了解到患者1小时前在闷热环境下工作,突发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同时体温高达40.8℃,在工友的帮助下前往就近诊所诊治。初步诊断患者为中暑后,急救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降温、开通静脉补液等处理,同时佩戴心电监护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随后将他转往上级医院救治。
如何预防中暑?
1.减少外出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2.遮阳避暑 选择合适遮阳工具。3.及时补水 4.携带解暑药物 5.保持良好作息和饮食习惯。
如何识别中暑?
先兆中暑者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症状,但因为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不易引起大家的重视。轻症中暑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不同种类的中暑表现不同。
1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可能与体内严重的钠流失(大量出汗和摄入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 2热衰竭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恶心呕吐等。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往往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热衰竭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发展到热射病。 3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60%。热射病的表现大多有高热(直肠温度≥41摄氏度)、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其中,劳力型热射病患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更高。
中暑如何急救?
01搬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厘米。 02量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03降喷洒凉水,给患者降温,也可在患者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处放上凉爽湿润的布巾。 04补如果患者有反应并能喝水,可让患者喝一些含糖和电解质的液体,例如运动饮料或果汁,如果没有的话就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