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20|回复: 0

温州人民医院院长,是她!

[复制链接]

740

主题

0

回帖

355

积分

老蟹

积分
355
发表于 2022-9-2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j4kmWYDKos2MWwKW.jpg


提到温州市人民医院,大家会想到两个字:“爱心”。明年将迎来110年华诞的温州市人民医院,一直坚持“仁爱”文化,润物无声、厚积薄发。该院的急诊科,更是将“仁爱”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据温州市急救中心平台数据显示,温州市人民医院院外猝死救治成功率连续两年名列全市第一。
仁爱为怀,只为那一面之缘的感动。对于急救,温州市人民医院副书记、院长余颖聪有着更深的体会。



一场急救 至少有7个科室参与
记者:温州市人民医院的急诊急救是如何拿到这份“优等生”成绩单的?
余颖聪:对于院外猝死患者,送我院抢救,恢复自主循环成功率是43.81%,远高于国内的平均水平25%左右。温州市急救中心平台数据显示,温州市人民医院院外猝死救治成功率连续两年名列全市第一,这是包括所有省市级医院在内的排名,非常不容易。
这主要得益于我院着力构建“仁心”“仁术”的急诊急救大平台,深度融合胸痛、卒中、创伤、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心肺脑复苏、中毒等救治中心,形成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救治闭环管理体系。
记者:前不久,一个12岁的小女孩从高楼坠落,是温州市人民医院为她进行了成功救治。在急救的背后,碰到了哪些难关?
余颖聪: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需要聚焦多学科合作的协同配合。这个小女孩从高楼坠落后,胸腹腔内多脏器破裂、出血,合并骨盆骨折。急诊手术涉及心胸外科、骨科、血管介入外科、普外科等至少7个科室。手术谁先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术中生命体征如何稳定?构建急诊急救大平台,就是由急诊牵头,实施院内学科团队化治疗。面对车祸、高坠等多发伤急诊患者,由急诊高年资医生“把舵”整体治疗,在救治过程中,维持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且整体把控各环节的质量,推进各学科合作的无缝衔接。之前的那名小女孩经过我们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历经6个小时手术,终于成功得到救治。

FZL7QzF8qTQ9Rr1T.jpg


全国首家5G+AR 急诊也可远程指导
记者:在急诊的流程改造方面,有着哪些创新?
余颖聪:“人民医院为人民”,我们的医疗服务不仅仅应对疾病的治疗,更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以娄桥院区为例,急诊区域就像一家独立的医院,急诊抢救室跟CT室的距离不超过10米,分诊台、化验、药房、抢救室、CT室一应俱全,有序而又集中。这些都是为了应对急诊病人“急”和“危”的特点,我们同死神比速度,与病魔抢时间,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将患者的检查时间缩短,如何提升救治效率。
此外,我们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探索“5G+AR”医疗应用,获得国家工信部、国家卫健委试点项目立项,我们推出了全国首家5G+AR急危重症协同救治会诊中心,实现会诊“协同化”,远程指导基层医院、院前、院内急诊救治和院内专科协作。我们和泰顺县人民医院达成了“山海工程”的帮扶合作,通过急诊急救多学科的大平台,成功抢救了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导致休克甚至心脏骤停的多例危重患者,进一步提升患者改革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一致好评。

fYyyLTYeBmy49Dxc.jpg


“急救明星”对仁心仁术的坚守
记者:你们的急诊团队阵容强大,都有哪些“急救明星”?
余颖聪:手术台上的无影灯,映射着我们医生们的医者仁心。
医疗分管院长陈新国是原急诊科主任,他带领团队致力于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对心肺复苏后的病人、上ECMO的患者等,都是团队专人管理,日夜坚守的,比如急诊科副主任陈玲珑,就在患者身边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对于危险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瓯越名医郑亮主任、郑恩典、任爱群等主任急诊行床旁胃镜下治疗,联合血管介入外科、普外科等诊治,病人均取得满意结果。
普外科主任医师胡逸人博士,不仅救治许多外科急症、更是突破肝癌治疗禁区、对侵入到下腔静脉距离心脏口仅两三厘米的肿瘤,进行精准切除、给患者生的希望。在创伤救治方面,骨科王大风副主任对凶险的股动脉破裂急救修复、脑外科吴昊主任等对脑出血、脑外伤等的救治,都有着扎实的临床经验。
特别要提的是瓯越名医王毅主任带领下的心内科团队,陈晓曙主任、陈皓副主任医师等对心梗患者的抢救,他们常常是穿着十几斤的铅衣汗流浃背不知疲倦。陈皓的微信头像是一颗健壮的心脏,目前已经加了1000多名患者,每天工作之余,他就义务为这些病友们答疑解惑。陈晓曙主持的“心血管病早筛与干预”公益项目,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先进”荣誉称号。
记者:在无数场急救中,有哪些是令您感触特别深的?
余颖聪:就在前不久,我们急诊接收了一名89岁阿婆,被家人发现不能言语,左肢无力2小时,经初步问诊查体考虑急性脑血管病,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迅速赶到,通过快速的CT扫描初步诊断为脑梗死,排除溶栓禁忌后,医生和家属简要介绍了患者病情及溶栓治疗的获益和风险,患者家属当机立断:溶栓。仅半小时后,阿婆原本不能动的肢体就抬起来了。
医疗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给医生一个冒险的理由。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对我们医生来说,仁爱为怀,只为那一面之缘的感动。
您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z71g0RPTywX8W707.jpg

余颖聪简介
HK5L185Ooo8mOOeK.jpg



1974年出生,主任医师,博士,上海大学及温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省市共建重点学科及温州市重点学科群消化病后备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才。中华消化影像协作组成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分会委员,浙江省消化胃肠激素与粘膜屏障学组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胃肠营养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浙江省委员会常务理事。为国家神经药理学报特邀审稿及外文有关杂志审稿。


199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1-2003年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研修,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浙江大学内科学(消化病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9年-201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附属Shands医院高级访问学者,2013.11-12月期间被选派参加浙江省卫生厅组织的美国印第安纳州医疗集团参观学习。


对疑难消化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经验;主要方向为应激与胃肠道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及其他胃肠道疾病进行诊治干预,积极开展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基础研究。目前主要是对慢性胃肠道功能紊乱合并精神焦虑、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其他:对临床营养进行评估干预;对炎症性肠病黏膜损伤修复进行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厅局级医学科研课题十余项,作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开展应激与胃肠道疾病诊治研究,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疾病的研究。发表中英文专业学术文章30篇,论文多次受邀参加美国世界消化病学术交流,参与《肠易激综合征诊治与治疗》专著的编写。注重医疗创新,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及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N620Tb90Fde0030d.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11-19 16:20 , Processed in 0.18968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