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高架主线于9月21日12时试通车。高架通车后的情况怎样?对附近道路的车辆分流产生什么影响?今天下午,记者驱车在高架开了一个来回。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温州中学附近的快速路高架入口,陆陆续续有车子从该入口进入高架,记者目测车流量,每分钟有近20辆车子进入高架。不过记者也发现,由于刚通车,不少车子经过这里时有些“犹豫不决”,停在入口附近停滞不前,发现有车子进入高架,有的才跟着进入。
随后,记者驱车上了高架往G15沈海高速温州南方向行驶。双向6车道设计,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的高架,虽然已有不少车子上了高架,但一路上还是非常畅通,驾车舒适度极好,几分钟就到了温州南高速口。
记者发现,从温州南高速口进入高架的车子不少,时不时地,一辆紧跟着一辆驶入。穿着“执勤”背心的一名管理人员称,虽然刚通车,但从高速下来直接上高架的车子已有不少。在这里,记者同样以一分钟时间进行了目测,基本上达20辆左右。
高架路温州南高速口往市区瓯海大道方向,车流量相比北往南方向要多一些,一些出口位置有车辆短暂“聚集”现象,但通行还是很顺畅。让人惊喜的是,从温州南高速口上温瑞大道高架到瓯海大道高架,驱车仅用时数分钟。
当天,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高架主线试通车迎来了首个晚高峰。记者连线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四大队四中队民警姚警官。姚警官介绍,温瑞大道迎来通车,平峰时段车流量还算比较平稳,通车顺畅。到了晚高峰时段,出现了一些变化,对温瑞大道双向车流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特别是对南往北方向的车流。在晚高峰时段,通车首日的温瑞大道高架路南往北方向的瓯海大道下匝道出口还出现了短暂车辆拥堵情况,这跟温瑞大道辅道还在施工及晚高峰车流量密集有关。
此外,温瑞大道高架路通车首日,对温州大道北往南方向的车流和瓯海大道汤家桥下匝道出口、温瑞大道下匝道出口的车流影响还不明显,这些出口还是出现了往日的拥堵,这可能跟不少驾驶员还不知道高架路通车或者对新开通的匝道口路况不熟悉有关。
温馨提醒
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高架主线试通车后需要注意什么?
工程全线禁止货车、危化品车辆、摩托车、非机动车驶入和行人通行,并进行全线测速管理。同时受辅道和剩余匝道建设影响,车辆行驶需注意绕行或慢行。
●南往北温中路以北下匝道地面交通流禁止左转,前往龙霞片区车辆需往温州大道方向绕行;
●市区方向、瓯海大道高架前往温州中学、万象城、附一医需在地面道路通行;
●市区往岳湖桥(104国道)、茶山方向需通过新象街路口经西侧地面辅道通行;
●市区往瑞安方向需通过新象街路口内侧地面道路经茶白高架通行;
●在高架末端(特勤路口)预留与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二期接驳处,行经此处需减速慢行,注意安全。
温州设计团队负责人讲述背后故事画了8万张图纸垒起“全国第一例”
9月21日12时,历时两年半建成的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高架主线迎来试通车首日,困扰“温瑞平原”多时的交通桎梏将被打破,市中心往返高速温州南及高教园区将更加便利,这也是属于该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劳动者的荣耀时刻。
昨天,参与一期工程设计的温州设计团队负责人——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市政设计院副院长吴立锋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讲述这个创下全国首例“高架与城域铁路共廊道”的快速路“孕育”过程中鲜为人知的设计故事。
参与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设计的温州设计团队,二排左六为吴立锋。□受访者供图
全国第一例!高架与市域铁路共廊道
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高架主线北起瓯海大道,南至朝阳新街,全长约5公里,包含高架和地面辅路。“该工程的建设对于温州城市框架的拉大和中心城区首位度的提升意义重大。两期建成后,将成为贯穿市区南北走向的‘大动脉’。”吴立锋告诉记者,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分为市区段和瑞安段等,全线采用高架设计,待今后瑞安段也建成后,将有效助推温瑞一体同城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中,快速路与市域铁路S3线共廊段长约2.8公里,这是该工程的亮点之一,但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内,高架与地铁共线并不稀奇,但与市域铁路共建,在我们设计时,还属全国第一条。由于市域铁路运行范围、140km/h时速设计、车厢宽度等都与火车有很大区别,我们没有什么可借鉴的案例,对前期设计是一大挑战。”吴立锋表示。
“目前为止,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设计过最复杂的项目。”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硕士出身的吴立锋感叹,设计团队几易其稿,他已经记不清了。经过多次优化调整,一期工程共线段采用三层设计,上层车辆快速路高架层、中层市域铁路S3线运行层、下层地面道路层。这意味着,待一期和市域铁路S3线都建成通车后,共线段将呈现上、下层跑汽车,中间层跑市域铁路列车的情况。
吴立锋说:“三层设计难点在于高架受力情况复杂,一般的高架桥只需考虑汽车的荷载量,这条快速路还要特别关注高架市域铁路列车的动力特性,其对桥梁的动力冲击作用与周围地基的振动效应。要模拟分析求得列车运行时作用在桥墩上的列车振动荷载。”
此外,项目还承担了约627米长的S3线隧道段开挖施工,其中有360米暗埋在地下。隧道基坑的开挖深度最深达20多米,温州的土质本身比较松软,还经过河道,这样设计难点也不少。
图纸8万张!垒起来有8米高
“由于工程设计难度大,设计周期短。因此我们紧盯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倒排计划、自我加压。”吴立锋说:“连续一周加班加点,工作到晚上12时或次日凌晨1时,都是常事。”作为温州设计集团和浙江省交通设计院联合中标的项目,两大设计单位在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两家单位分别派出约20位业务骨干人员组成专业设计团队,全力奋战在项目一线。设计团队自2019年8月中标后就常驻温州,放弃节假日和家人的团聚时间,加班加点抢进度、赶工期。
从2019年7月底中标,到给出设计图纸终稿,设计团队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其间出了16套设计图纸,每套设计图纸约5000页,约8万张,按每套图纸0.5米厚算,16套图纸垒起来有8米高。
高架设计要满足交通功能,安全规范要求,考虑地势影响,团队面临的首个“坎儿”就是在温瑞大道老路上进行改建。吴立锋说,温瑞大道是温州南向的重要主干道,沿线分布有阿外楼度假酒店、温州中学、市检察院、万象城、三垟湿地公园等,加上周边已建的楼盘,设计空间上比较局促,环境制约因素多。再加上施工期紧张,该路段本身车流量大,在不封闭施工的情况下,因修路造成的社会车辆保通问题是主要难题。
另一个“坎儿”就是S3线温州中学站的位置选择。“目前通车的一期工程中,S3线的站点只有温州中学站,不同于普通的公交站,站点就在路边,与高架共廊的市域铁路站点,位置往南或是往北‘差之毫厘’,对高架线性的影响却很大。主要会影响站点的坡度及线路长短。”
该项目建成后,吴立锋有关注到市民对温瑞大道(瓯越大道)南段快速路的一些造型评价,有人说像喇叭,也有人说像海鸥,很美。“从我们设计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全使用,美观排在后,充分考虑沿线区域的实际情况,以不破坏原有的特色景观和城市风貌为原则,高架桥体的造型设计空间上有很大的制约,我们并没有特意设计。不过建成后,从鸟瞰的角度,看起来像鸟儿展翅飞翔,成为城市一种景观。”
很有成就感!项目可遇不可求
一个城市如果缺乏地铁和轻轨,中心城市交通通达性能最好的,应该就是城市快速路,它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吴立锋坦言,温州的高架和城市快速路屈指可数,还要加大力度,加快建设。
作为温州设计集团的“老大哥”之一,吴立锋参与过不少我市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如宁波路高架桥、瓯江路龙湾大桥、砻糠桥等,但难度都不是特别大。“这在我所有已经设计的项目中能排第一,主要是项目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大。”
管线迁改工程是温瑞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建设的先行工程,重要性不言而喻。温瑞大道沿线的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燃气、综合通信等管线复杂,设计团队要先出迁移图纸,此外,温州设计集团每天还派出3名驻场代表坚守一线,提供现场服务,以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做好与业主、施工单位等多方的协调沟通。为保证工程进度,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日常通行的影响,设计团队还进行专题设计,预留保通车道,分幅分段进行施工。“我们要进场服务,全程跟踪,根据情况调整道路保通线路优化设计。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城市建设速度本身就快,但市民往往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快上加快,综合建设难度上说,这条快速路建得算比较快的。”
设计团队里有好几个是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吴立锋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他们都有来找他谈,表达激动和喜悦之情。“当时在项目验收时,我也感到很有成就感,不仅对年轻人来说,这是设计生涯可遇不可求的项目,对我来说也是,因为今后在温州可能很难再碰到相类似的项目。”吴立锋和设计团队的成员们都期待看到温州更美丽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