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笃定专业选择的那一刻起,他让知识拥抱自己,让自己的心跳与高分子科学同拍,以扎实的学科基础收获27门满绩,直博清华。
他是求学路上毫不犹豫的执行者,也是同学眼中亲切的“谷大佬”。在前进的脚步声中,他把自身的微小光热洒向四野,担任高分子系学生会执行主席、积极推动学院内各年级交流渠道的打通、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10小时。
心似初阳,温暖他人,却拥有穿越莽莽群山,奔向远方的万丈光芒。他就是2020-2021学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谷安祺。
初心不渝,砥砺前行
在温州中学念高中时,谷安祺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子的排列组合、分子间的碰撞变化,总是这样令他着迷。
几乎是自然而然地,他进入浙大校园后便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确定为自己未来的学习与奋斗的方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热门专业,却是他的兴趣所在。这段由兴趣衍生的学科缘分不仅没有随着时间递减、削弱,反而在长达四年的沉浸式专业学习中愈加深厚。
对于他来说,学习新知是一场祛魅之旅,让陌生之事变熟悉,条分缕析,搭建框架,让心底的热爱实实在在地扎根于专业土壤上;复习则是让熟悉之事重新变陌生,以更系统更概览的形式梳理总结,精准把控每一项知识点。
厚厚的专业书,在他的浓缩提炼下变成几十页图文并茂的精美笔记,见证学科知识的日积月累。
最初基于“好玩、有意思”萌生的兴趣逐渐沉淀为知行合一的热忱,“我始终对这个专业充满热爱,也希望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专业成绩保持名列前茅便是这段缘分最真实美好的写照。
热爱的坚守,源自他的自驱力。他不畏惧面对来自课程学习、组织工作、社会实践等多线程任务的压力,“比起做减法,我更喜欢为自己的生活做加法。”不同于“减去”一项项待办任务的减法,他习惯于不停地为自己增加挑战,不断地尝试,让生活“多元而充实”。
大学四年,谷安祺担任过高分子系团委副书记(兼职)、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班长、高分子系第十三届主席团成员等,收获了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inalist提名特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等多项竞赛奖项;还获得过浙江大学最美学习笔记评选大赛特等奖、“三好杯”体育舞蹈竞赛一等奖。
云程发轫,未来可期
热爱驱动下的谷安祺从不拘泥于按部就班的一成不变,他更喜欢探索未来的多种可能性。一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当是怎样的?他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尝试以科研、辅修给出自己对未知、探索、想象的答案。
源于对高分子的好奇,谷安祺在大一暑假时便主动联系研究所老师,参观实验室科研环境;大二时又积极作为学生负责人参与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聚集诱导发光:白光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大三时参与了高分子物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课题,以组长身份负责“多链体系结晶成核模拟仿真”;大四时在凌君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聚蒜氨酸的合成及功能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被推荐参加2022年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成果宣传。
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真实的科研状态下,他逐渐意识到科研是自己的第一志愿,“科研之志让我甘于忍受过程中的繁琐与机械重复”。比如实验室中的手套箱操作,需要研究人员套上四层手套,虽然繁琐复杂,却也是科研的魅力所在,严谨精细。
科研明确了谷安祺在热爱领域纵向扎根的志向,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课程的辅修则为他提供了横向能力培养的契机。尽管工高班的课程与自身专业相关度并不高,但在工高班收获的实践操作能力依然让他获益匪浅。在与工高班同学的交流中,他看见了学科交叉最原始的形态,产生了新的想法:“如果一群来自不同专业各有所长的人聚集合作,是不是就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未来裹挟的焦虑面前,谷安祺时常反思自我,以具体的规划行动解答所有迷茫困惑。他是活在今天与明天之间的探索者,用每一步的行动夯实未来。“好奇就去尝试,想要就去行动。”这是谷安祺对自己的回答。
心似初阳,温暖他人
求学路上的谷安祺始终大步向前,坚定地践行自我意志,生活中的他却更乐意为他人服务,阳光开朗。
“我希望能给学系带来好的改变。”
简单朴素的一句话,道出他担任高分子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的初心与服务宗旨。最初,考虑到工作经验的缺乏,他观察了许多其他学院的工作情况,对比总结出本系工作开展的方向建议。学长答疑室就是在此契机下诞生的,高分子系各年级之间的交流通道得以打通,高年级学生的经验教训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少走弯路,低年级的学生遇到问题时也能及时寻求学长学姐的帮助,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模仿之后,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创新。谷安祺在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开始主动地谋求改变。他组织师生座谈会,打通双方沟通的桥梁,鼓励同学们提出对培养方案的修改建议;建立本系的学习资源分享渠道,将自己的笔记和复习资料公开,呼吁更多同学的参与……学生会的工作桩桩有着落,件件有回响,年度总结时光荣获评“优秀”。
当被问及自身的学习经验时,谷安祺总是热情地予以解答,也曾多次受邀参与分享,为低年级本科生答疑解惑。引发共鸣的“接地气”分享与真诚的鼓励让他逐渐成为了大家眼中那个亲切的“谷大佬”。
“成为一条活性链,永不终止。”这是谷安祺对自己的期许。
以对祖国和对学术科研的热爱为引发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单体,实际上,他正把自己变成一条高活性的分子链,往另一头看,他的未来清晰可见:扎根科研,服务家国社会。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陈福兴 | 陈静怡
图片来源:受访者本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