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下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2004届护理专业王莲月校友做客医大故事会,与现场100余位师生以及线上400位观众分享了她创建与发展康宁医院的心路历程,讲述了她敬佑生命、坚守初心的感人故事。
放弃铁饭碗毅然“下海”济众生 原本的她,有着安逸稳定的工作,却深深为心理和精神疾病治疗资源的短缺与不足所刺痛,和丈夫一起毅然下海,开启了一段为改变传统精神病医院“关锁模式”的艰难探索,迈出了改变社会对精神病人歧视和偏见的第一步。
“我们办院的使命,就是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有尊严的医疗照顾,做精神健康的专业守护者。”
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以医者仁心去关怀每一个病人,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呵护每一个生命,王莲月夫妇用心用行展现了一名合格的医者的担当和使命。
奋斗廿余载 砥砺前行记初心
自1996年创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奋斗与探索,成就了今天的康宁医院:“精神病院第一股”,全国唯一非公立三甲精神专科医院,作为案例收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教学案例库……
“我们励志办一家好的医院,一家真正开放、有爱、人性化的精神病医院”,谈及康宁医院的奋斗目标,王莲月校友坚定地说。
提升医教家社的健康服务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康宁人”一直在路上。
创新定前路 多管齐下立潮头 讲到康宁医院未来怎样发展才能不断满足当今时代人民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卫生需求时,王莲月校友说:“只有创新和人才,才能使康宁医院始终持续发展,引领行业潮头。”
成立信息科技公司,创立“云医院”,建立智慧管理系统,与温州医科大学合办精神医学学院,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这背后是康宁医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
“希望更多青年医生可以加入精神医生的行列,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光发热。”王莲月校友寄语学弟学妹。
“医心者,首先就得用心,很多患者都是鼓足勇气接受治疗,医生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所以要做一个有良心的医者,让治疗对象活得有尊严。”
贤伉俪的创业之旅20多年前,王莲月从温州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精神病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不久,她遇到了生命的另一半,医院里年轻的精神科医师管伟立,两人相恋并走进婚姻的殿堂。美满的婚姻、稳定的职业,对于一个刚刚跨入社会的姑娘来说,本是享受生活的开端。然而,静静流淌在王莲月的基因里的温州人不安于现状个性按耐不住了。
不久,王莲月和丈夫管伟立决定正式创业,“那时候精神病人住院都还得开后门,市场需求很大。我们都是专业的医护工作者,最清楚现状,也深知市场空白。”凭借着专业水平和市场敏锐度,两夫妻离开多年四平八稳的体制内生活,创建了温州首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宁医院,王莲月担任温州康宁医院的院长。
自此,这家从小诊所起家的民营医院在温州起步,从50张床位运营直到2006被认定为三级乙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08年,康宁医院门急诊工作量已经达8万多人次,比建院初期增长5倍多,年总收入每年递增30%左右。
不过,做医院,盈利是一个熬炼心智的漫长过程。康宁医院直到2009年的时候,还处于亏损阶段,负债几千万。2010年起, 康宁医院开始迅速扩张,并于2015年正式登陆港交所IPO敲钟,是国内第一家精神专科医院上市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