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科林维权热线》播出了一则有关温州三垟湿地景区拒绝外来自行车、电瓶车等进入景区,遭部分市民质疑的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
报道播出当天,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发改和文化旅游局就立即召开工作会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以下是科林工作室记者对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发改和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余俊的专访。
记者:三垟湿地景区为什么要发放临时通行证?它们为谁而设定?
余俊: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因保护建设需要,共搬迁了湿地内9个村庄,将近1.5万人。根据三垟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仙堤为景区内部道路。2018年10月开园后,我们采取了封闭措施。但由于65周岁以上老人无处租房等现实问题,被临时安置在湿地周转房。为方便因湿地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度的周转房居民及探望家属、柑种植户等生活、生产需求,当时发放了一批电瓶车通行证,便于其出行。
记者:据部分市民反映,他们原先确实可以骑自己的自行车进入三垟湿地景区。现在突然之间变不可以,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余俊:随着湿地建设力度的推进,开放区域已达到2.5平方公里,游客日渐增多。但由于部分游客冒用通行证、闯禁闯卡等行为,在湿地内随意骑行车辆,严重影响游客游览安全。更是有部分游客夜晚在湿地内超速骑行、飙车,对游客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给景区正常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借鉴其它成熟景区的普遍做法,景区内部道路是不允许其它社会车辆通行的,我们前期在湿地内投放了大量的共享骑行设施,所有车辆均已购买保险,由专人负责维护管理,方便游客游览。

记者:既然禁行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而现实的矛盾也确实存在。接下来,三垟湿地景区会有什么新的举措,减少矛盾,使管理成效更好。
余俊:今年是三垟湿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关键期,为确保游客游览安全,也已计划对湿地内周转房电瓶车进行统一换证,通行证将安置在车辆的显眼区域,内置数字芯片,利用智慧化管理手段进行规范,后续也会推出一系统便民举措,比如让他们免费乘坐观光车,方便周转房群众出行,逐步减少车辆数量。
最后,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发改和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余俊表示,三垟湿地是温州的“城市绿肺”,保护景区环境是我们每个市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景区管理部门会一如既往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把服务工作做得更细,把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发改和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余俊: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景区作为温州的城市绿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知名度也与日俱增。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要保护景区环境,配合景区管理,共同呵护这片城市绿肺,由此造成的不便也请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景区管理工作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