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hard, work hard(努力娱乐、努力工作)。”这是温州肯恩大学寝室兰庭A608学生常挂在嘴边的口号。
兰庭A608的三位女孩——窦婉莹、徐佳吟与徐筱诺,在毕业季累计被哈佛、UCL、杜克等18所海内外名校录取。
上个月,温肯大四毕业生窦婉莹被哈佛大学计算生物学和定量遗传学专业录取的新闻收获了诸多祝福。
与此同时,和窦婉莹同寝室数学专业的徐筱诺收到了卡耐基梅隆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等名校递来的橄榄枝。
不久后,另一室友国际商务专业的徐佳吟也成功拿下杜克大学管理学、上海纽约大学与斯特恩合作项目的offer。
至此,寝室3人累计收到了18个offer,其中15所是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
窦婉莹来自河南,徐筱诺和徐佳吟来自宁波,三位女孩在温肯有个共同的家——兰庭A608。“可以说,温肯见证了我们的蜕变。”三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
借助温肯中美合作的办学特色和国际化平台,三位女孩在校内校外发光发热,绽放青春。四年中,窦婉莹同时辅修数学和生物信息学两门课程,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文章,参加世界顶尖多学科研究中心——威兹曼科学院的冬季课程,与中科院的学生一起共同调研了超冷分子的制备现状。
 窦婉莹在宣讲中
徐佳吟曾作为校园学生媒体社团KIWI副社长、温肯毕业生杂志的主编,与教授James Tarwood(詹姆斯˙塔吾德)和KIWI成员共同完成《疫情下的温肯》纪录片和体现温州式微传统文化项目的纪录片。徐筱诺还曾与牛津大学研究员共同做科研,在巴厘岛做国际志愿者,在温肯体育协会担任干事,在校羽毛球队挥洒汗水。
性格上,同寝室的三位女孩十分“互补”。窦婉莹善于统筹布局;徐佳吟习惯于分析,思考未来方向;徐筱诺着眼于当下,擅长解决问题。“互补”的她们互相影响,各取所长,一同成长。
回顾这四年,窦婉莹、徐佳吟与徐筱诺三位女孩并不喜欢用“突如其来的好运”、“天生的优秀”来定义自己,而更希望用“时刻保持不满足的状态”,坚信“人外有人”来概括自己的四年。
关于未来,三位室友踌躇满志。窦婉莹计划深耕生物信息学领域,进一步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徐佳吟则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深入了解商业世界。徐筱诺憧憬去国外学习前沿知识,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